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大数据分析杭州市民都在关心啥 呼声最高的是:地铁能不能修到我家附近
发布时间:2020-12-15 15:31:07

我给杭州“十四五”建言献计 收到各类意见建议1087条 

桩桩件件都是老百姓的呼声和期盼 

都市快报 群众小梦想,国家大规划。

“十四五”规划的是国家大政方针,汇聚的是人民的梦想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说,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

今天,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召开,会上将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这是杭州“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雏形。接着根据这份《建议》,将形成杭州“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之后再对草案进行论证,在明年的市人代会上审议通过后,最终形成《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就像是杭州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它将明确“十四五”期间杭州发展的战略导向、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发展目标、具体举措,并对百姓关心关注的民生服务领域作出具体谋划。

这些“具体举措”从哪里来的?

归根到底,就是民意,来自千万市民百姓无数条意见建议。

9月24日起,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都市快报联合推出“建言杭州‘十四五’献计城市新发展”网上意见建议征集活动。

截至12月4日,都市快报通过调查问卷、官方微信微博、邮箱及热线电话、专家智库等渠道,收到各类意见建议1087条,覆盖全市所有区(县、市)。

这些意见建议涉及医疗卫生、教育幼托、交通出行、养老服务、重大建设、社会治理、宜居生活、文化体育、创业创新、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希望闲林能通地铁、希望古荡小区能拆除重建、希望望江新园一园能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百姓的期盼,细化到桩桩件件。

我们把这1087件都整理出来了,数据分析市民都在关心啥?

数据显示,交通出行,依然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领域,内容涉及公交建设及配套设施、地铁规划和建设、高铁规划和建设、城市道路、出行最后一公里、绿色出行、拥堵治理等。

但和往年相比,大家关心的重点,从交通拥堵治理变成了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其中,呼声最高的是地铁——

“西溪山庄居住群体众多,地铁意愿强烈,希望早日设地铁站点”;

“闲林工业园地铁希望早日落实”;

“萧山南片地铁希望早点建起来,市中心工作的人每天上下班通勤时间加起来要3个小时,租个房子觉得可惜,回家又觉得太久,心累”;

“建议将杭州地铁3号或9号线进一步延伸至临平东北部的运河街道一带,以方便辖区内广大居民、正在建设中的浙江理工大学时尚学院师生学习、工作和出行”;

……

关于杭州地铁四期规划,有市民建议,除了做好地铁快线、普线和市域线的规划外,还应确保杭州大城西地铁南北连接(地铁12号线),做到大城西地铁成网,加强富阳、之江、三江汇地区与城西科创大走廊以及杭州西站的联通,减少主城区拥堵。

铁路方面,有专家建议沿杭长高铁,建杭州南至义乌线路;新建宁杭温双线普铁,在安吉、临安、富阳等县(市)设站停靠;有临安区居民说,杭州没通高铁的只剩临安了,希望杭临绩铁路尽快建成通车。

另外,关于水上巴士,市民也有很多不错的想法。

还有市民建议清吟街向东延伸至钱江新城,向西对接平海路,取名平海路,以缓解庆春路和解放路东西向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前往浙一、浙二医院就医。

老旧小区改造 加装电梯呼声最高杭州第二机场意外红了

选址城西、城北、临安、安吉、桐庐、建德……还是诸暨?

除了交通,大家关心的事儿还有很多。

老旧小区改造呼声最高项目

——加装电梯

涉及宜居生活的市民建议,总量位于第二,具体包括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小区配套设施建设、缓解停车难、物业管理、拆迁安置、公租房建设等。

宜居生活,首先是居住环境。去年,浙江省对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进行梳理,老旧小区改造事项位列全部50类民生实事项目第7位,在城乡建设领域中高居第2位。在省发改委所做的3万份问卷调查中,70%的受访人员希望对老小区进行改造。

去年以来,杭州初步确定计划改造950个小区、1.2万幢、43万套、3300万平方米。

我们这次也征集到了很多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

“上城区大学路12号一带的房子(原杭七中旁边),三层简易房,1984年左右造的,也该改造了。”

“古荡小区有的楼层板还是预制板,5楼客厅倒水直接到2-3楼客厅,这样的老旧小区,希望拆旧翻新。”

……

而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希望把加装电梯列入其中,成为最高呼声——

“小区综合改造,大大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提升了人的幸福感。现在通盘考虑了停车、 管线、安防等,建议也把加装电梯列入其中,早日解决高楼层住户老年人的出行问题。”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市民有诉求,但操作中也有现实困难,如何化解邻避效应?

有市民建议,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的顶层设计需尽快改进,“比如,能不能让底层的居民有获得感,从而推动整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杭州第二机场意外红了

能不能建在“我们这里”

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市民关注度也很高,比如重大交通枢纽、科创平台、科研院所打造等。

“十三五”期间,杭州形成了两大城市中心,一个是延安路及近湖地区,主导功能包括商业、旅游、金融等;一个是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主导功能为行政、商务、商业、金融。

市政府参事、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汤海孺建议,“十四五”期间,杭州还应该打造“第三中心”,围绕“科学中心”,主攻科技、创新、产业等。

他认为,杭州第三中心应由南湖、高铁西站、科文中心以及北部瓶窑良渚组成的组团。包括三个分中心:南湖科学中心、高铁西站交通枢纽中心、大走廊科文中心。

这个建议得到很多市民支持。“希望‘十四五’能加快杭州第三中心(科技文化)的建设,为杭州西部增添一个市中心”“杭州第三中心建议以杭州西站、杭州云城建设为依托,为杭州西部人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

当前,杭州市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82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6万,且杭州萧山机场客流吞吐量已趋近饱和,为此,有部分市民建议杭州应该考虑建设“第二机场”,而且希望机场布局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或区县——

“强烈建议杭州第二机场布局大城西或大城北方向,带动临安、安吉湖州等方向的经济”;

“我建议第二机场建在桐庐、建德,加快大杭州西部经济建设”;

“我建议杭州第二机场建在南边的诸暨、义乌,提升浙中辐射和杭州义乌间的联动,对浙江整体发展更加有益”;

……

还有市民特别是余杭市民建议提高办事效率的:“我们在余杭中泰这边,办事要跑到临平的区政府,60多公里,来回要将近一天时间成本,太不划算了,有没有办法提高效率?”



希望规划建设一个集大成的博物馆

希望开放钱塘江夜游项目

如何让杭州更“好玩”?网友也操碎了心。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杭州亚运会即将举办,让市民群众更加关心杭州的文化体育事业——这方面,市民也提出很多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有关注世界遗产、文化古迹保护与开发的——

“杭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拥有三大世界遗产,在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还要努力推进南宋皇城遗址、钱塘江古海塘、天目古窑、跨湖桥和西溪湿地等历史悠久且特色鲜明的遗址的重点保护和考古发掘,做好继续申遗的准备,打造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名城的金名片”。

“富阳区新登镇的新登古城墙和古城河,是浙江省乃至江南地区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古城区。希望可以升级至省级和国家级文保单位,期盼新登古城可以和南京古城一起作为明代古城墙系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有针对双西一体化保护提升的——

“加快推进双西合璧,希望双西在交通、信息、管理上能有大跨越式的进步,希望能将双西水运打通,恢复以前的双西水上旅游,助力杭州‘湿地水城’的建设”。

有对文化旅游、博物馆建设、旅游新区块发掘、数字旅游、夜经济打造,提出具体意见建议的——

“目前杭州的博物馆数量不少,但地域分散,能否建一个能让游客参与动手、直接体验的综合性博物馆,集杭州各大博物馆的精华于一体,集城市特点独特景观于一体,也可以说成是各类博物馆的窗口,让游客感受空中俯瞰的城市,体验勇立潮头的澎湃,织造一块方巾,制作一件瓷器等等,打造真正的国际休闲之都”;

“建议杭州可在运河沿岸、长河古镇(白马湖)、钱江世纪城体育场裙楼、南宋小镇等地选址,设立民办博物馆,出台扶持民办博物馆政策措施”;

“发挥城市文化底蕴厚实的优势,建造一到两个大型的、游客体验参与度高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

“杭州应该将钱塘江打造成一张亮丽的品牌,设计钱塘江夜游的具体项目,可玩可看能吸引人”。

希望每个社区建一个平价老年食堂

希望发展“在线经济”

“我们家”的事,“十四五”能不能帮着解决?

看病、上学、就业、养老……这些事,每家每户都涉及,这次我们收到的意见建议,这方面内容也不少,主要涉及医疗设施建设、医疗报销、智慧医疗、晚托班、教育资源配比、教育改革等——

“希望城市规划加大对城东及下沙区块城市配套建设,包括大型医院、大型图书馆、大型游乐场”;

“希望提高乡村预防疾病能力,能提供大病早筛、重疾保险等服务”;

“农村到城市大医院看病的转院证,建议取消,太不方便,也不够人性化”;

“希望小学可以推行晚托班,建议引入校外优秀培训机构,一来解决师资不足问题,二来方便学生和家长”;

……

有网友特别提到,杭州应该进一步把握后疫情时代经济模式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直播带货、游戏服务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岗位,吸引更多人就业。

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养老机构建设、养老设施配套等养老问题,这次也多次被提及——

“希望多建公办敬老院,将所有的敬老院建成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定时发布在报纸、互联网上,供老年人查看地址、价格等情况”;

“强烈呼吁在每一个社区建一个平价老年食堂,以解决老年人的就餐问题,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社区老年食堂不能光追求便宜,也要兼顾多层次需求,美味才能吸引人”;

“现在杭州到处都是数字化,这很好,但也要考虑老年人的使用,字体设计要大,广告页面要少,简单易懂些”。

提前布局“杭州科学城” 打造“花在景中、城在园中”的城市格局 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来看看专家学者的专业建议

在这次意见征集中,我们除了“百姓说”,还推出了“专家谈”栏目,既欢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谈谈愿望、畅想未来,也邀请专家学者,从专业角度专题发声,一起为杭州“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一起来看看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

汤海孺:市政府参事、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建议方向:城乡规划

建议内容:要提前布局“杭州科学城”,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留好空间;加快谋划杭州第三中心,启动湘湖及三江汇流“未来城市实践区”。

陈前虎:浙江省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

建议方向: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建议内容:“十四五”时期杭州空间开发要避免圈层模式,尽量采取“节点—走廊”模式。城市规划建设中,精雕细琢重塑城市建成环境,让市民更舒适、更愉悦、更幸福。

梁雪松: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旅游学院原院长、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建议方向:城市旅游规划

建议内容:“十四五”时期杭州要特别注意“舒适物”的打造。把城市的每一个点,打造得让人感觉舒适,衔接得非常到位,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叶钟: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

建议方向: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

建议内容:通过优势产业生态建设带动制造业全局建设,尤其需要重视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将数字产业与制造业结合起来,将数字和工业结合起来。

包志毅: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建议方向:打造“花在景中、城在园中”的城市格局

建议内容:坚持“世界一流全域大花园”总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节点枢纽、重大项目来推动杭州风景园林城市形象的建设。同时,通过举办一次重大展会提升国际影响力。

欧荣: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建议方向:杭州如何提供国际化的服务接待海外来客

建议内容:小到公共场所的标志标牌,大到各区政府的官方网站,都需要提供良好的英文环境。建议建立一个多语种咨询中心,提供翻译服务。


吴建荣:浙江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高级经济师

建议方向:文化产业发展让城市更有生命力

建议内容:文化产业跟其他制造业不一样,在加大力度的同时,规划上也需要有一些明确的方向。杭州全域旅游要先行一步,关键词应该是“文化”,文化产业如何通过文创,结合文旅来体现,“十四五”规划里要进行完善。

杨建军.: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

建议方向:如何打造“宜居天堂”,提升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感

建议内容: 杭州“十四五”规划编制以“宜居天堂”为奋斗目标之一,发展逻辑要从规模思维向品质思维转变,把重点放在对存量的改造提升以及城市更新上。

邱高兴: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教授

建议方向:杭城如何更有气质、更有内涵

建议内容:“十四五”规划中加入杭州历史文化资源基因解码的工作。从操作的角度把文化资源具体化,分成基本的要素、元素、类型,通过表单的形式进行罗列和梳理。

傅庆林:浙江省农科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书记、副所长

建议方向: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大健康产业建设

建议内容:从生产、检测、准入、销售四方面入手,加强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体系建设。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殷军领 见习记者 朱振辉 整理 新媒体记者 高薇 李前芳 刘婧楠 王姝宇   编辑:高婷婷
数据显示,交通出行,依然是杭州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领域,内容涉及公交建设及配套设施、地铁规划和建设、高铁规划和建设、城市道路、出行最后一公里、绿色出行、拥堵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