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事业为上 以事择人 萧山全面完成村社组织换届省级试点
发布时间:2020-09-11 08:31:35

历时两个多月,萧山区于日前全面完成村社组织换届省级试点。

作为本次换届最大特点,试点镇街河上镇和北干街道49个村社书记主任全面实现“一肩挑”,平均年龄42.3岁,较上届降低4.2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79.6%,较上届提高19.6%,“领头雁”队伍结构素质都得到大幅优化。

试点中,萧山区坚持干事导向,让换届过程成为推动干事的过程。比如制定《村社民生实事项目和村情民意征集表》,共征集今后五年建议实施的村级民生项目194项、村庄发展意见建议346条。对相对集中的民生实事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通过,作为今后干部践诺、履诺、考诺的重要内容;对其他事项进行梳理,形成服务清单,由“一肩挑”人选和意向人选牵头限期办理落实,在干事中提升能力。此外,萧山也通过搭建竞职演说平台、创设履职退职仪式、成立乡贤观察团等活动载体,提升选民对人选认可度。

换届期间,萧山更坚持“两个早”,选举前早研判,结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开展全区村社组织换届走访调研,通过村社班子全覆盖走访调研、全领域满意度“云测评”、全方位“画像体检”、全过程“三色预警”等,对全区539个村社的换届选情进行两轮以上分析研判。同时持续深化“民情双访”活动,广泛发动联片联村力量、村社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群体,累计走访村(居)民3万余户。选举后早谋划,聚焦“一肩挑”后村社干部职责分工、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关心关爱、教育培养等方面,拟建立三委班子分工细则、村级组织工作规程,推行村级事务“码上工程”,完善激励保障、监督管理、集中教育培训等制度,确保新任村社班子正常运作,及早进入履职状态。

其实,自去年以来,萧山区就搭建“社区书记谈城市基层治理”“村书记谈乡村振兴”等专场比学平台,探索优秀村社书记纳编,广泛储备村级后备力量,评选一线“战疫先锋”和“两优一先”,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树立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同时,出台《萧山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系列配套文件,落实从严从紧抓村社干部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打牢换届工作基础。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罗李剑 刘凯航 记者 方亮   编辑:郑海云
历时两个多月,萧山区于日前全面完成村社组织换届省级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