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走能动,我就会一直守护着家门口的这条河,永不卸任!”汪孙聚的爱河护河精神得到省市区领导的肯定,去年,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点赞拱墅“民间河长”汪孙聚,曾对他的护河义举批示“向汪孙聚聚同志及广大民间河长表示感谢和敬意”。人民网、浙江卫视、杭州电视台和浙江日报等十余家各级媒体对他进行宣传报道。
今年84岁的德胜社区居民汪孙聚,是胜利河民间河长,虽已年逾古稀,头发花白,可挺直的脊背,有神的眼神让他看上去总是神采奕奕。退休前曾是杭州装饰材料总厂厂长,杭州企业家协会理事,曾多次荣获各级“劳动模范”称号。
退休后的汪老对社区的建设倾注了不少心血,每天家务事处理完毕后,总要到社区范围内转转,碰到什么事,及时告知社区,以便社区能掌握信息。2008年5月,社区进行庭院改造,他积极参与了义务巡逻队,为保一方平安。之后无论酷暑还是严冬,默默地无私奉献,同时在庭院改善过程中献计献策,及时提出有效建议和意见,对产生的矛盾,能积极配合社区予以化解,使庭院改善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得到了社区党委和社区居民的一直好评。在拱墅区第六次党代会代表推选阶段,汪孙聚成为广大社区党员群众一致推荐的候选人,顺利当选党代会代表以后,积极履行代表义务,提出了有关德胜西落地工程的建议,并在党代会期间撰写了一首赞美拱墅新风貌的诗,拱墅新闻网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他时刻记牢“五水共治”,先后提出胜利河游步道修整和路灯安装等有利于河道环境改善的建议并被采纳。在杭州市第十一届党代会开幕前夕,汪老还积极参与了“喜迎党代会,共谋新发展”建言献策活动,提出了整治交通拥堵、改善企业退休职工待遇等意见。
巡河不仅是职责也是兴趣爱好
汪老居住的德胜社区东临上塘河,北靠胜利河,多年来上塘河和胜利河沿岸是德胜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流经社区的胜利河与上塘河,总共1000米左右的河道。从社区的德苑桥边进入胜利河游步道,向东至上塘河,再从德苑门回到社区,距离虽然不长,走一趟也要花上近40分钟,但汪孙聚一点都不觉得累,“这与我的志趣相投,乐而为之!”
他早在成为民间河长之前,汪孙聚就爱在河边走走。工作时,汪孙聚几乎跑遍了全国,等到退休的时候,他反倒觉得还是家门口的风景最好。“刚退休,体力特别好。”他笑着说,“我们有个圈子,爬山、健走,跑遍了整个杭州。”
2012年,汪孙聚看着杭州的河道越来越漂亮,秀丽的上塘河与胜利河环绕村麓,曾做过20多年秘书的他,忍不住把这点点滴滴落在了笔头,写出了德胜十景。“其中胜水揽月、塘河解颜,都是和河道相关。”“沿着胜利河散步,月影在河水中沉浮,我走,它跟着走,不由满心欢喜。”这些真情实意、流畅生动的文字,从圈内朋友传至社区街道,后来人人都知道了,德胜小区里有这么一位爱河、护河,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的达人。
2013年,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五水共治”口号,河道整治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也是最为贴近民生的一项工作。为积极响应政府工作号召,汪老自愿成为一名民间河道长,胜利河义务巡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都能在河边看到汪老巡查的身影,风雨无阻。在巡河的这些年中,汪老用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满怀着对社区更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向着社区居民拥有更好环境的生活目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步步的走遍社区内的上塘河、胜利河沿岸,写下近四十万字的巡河日志,为上塘河、胜利河的治理添砖加瓦。
清晨起床,把自己和老伴拾掇好,随便吃两口早饭,汪孙聚就出门走到德胜河边。沿河堤缓缓往南走,穿过浙江工业大学,再从上塘路绕回德胜小区,大概半小时左右。每天两次义务巡河回到家,汪孙聚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用新学电脑五笔打字法做巡河记录,日积月累写下40万字“巡河日记”,记录水质变化,成为社区和街道记录河道改观的重要资料。这样的习惯,作为杭州拱墅的民间河长,汪孙聚已坚持了6年多,如今他已经84岁了,而巡河日记也已积攒了40余万字,“巡河日志”不仅记下了他的巡河故事,也记下了美丽拱墅的点滴变化。这40余万字中沁满了绿意——这是他个人的护河故事,更是一幅拱墅近6年治水的丹青画卷,一条从浊到清的脉络清晰可见。
40万字巡河日记 记录点滴变化
日记开篇,他用八个字概括了担任民间河长的感受:志趣相投,乐而为之。“以前到河边走走,就当散步。但当了民间河长就不同了,有压力了。”汪孙聚说道,发现有什么不足,会留心记下;看到有不好的行为,会劝阻;河水、游步道以及绿化带有改变,会欣喜。这些点点滴滴,都被汪孙聚记在日记里。
2013年11月20日:到6点半晚饭吃好,赶快到胜利河边去看一看,因时过晚,一片黑暗,只有水闸处有灯……在居民区附近的河畔,是居民休闲的地方,怎么不亮灯呢?2014年5月14日:在游步道上看到保洁女工冒雨在捡垃圾,我对她说:“下雨时,你可以休息一下了。”她说:“不休息,下雨天也要捡垃圾,保持道路清洁。”2015年1月23日:9点半,先到胜利河看看。我问一位在河畔散步的老人:“你在这里走走,比在西湖边走,有什么不同?”他回答得很妙:“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是天堂的中心,这里是天堂的一角。”翻翻如今已有40余万字的巡河日记,其中不乏如此妙趣横生的细节,也有不少颇具启发的建议。为了让日记更清爽有效,汪孙聚以一个星期为周期,将文档送至文印店打印出来。“自己留下两三份,一份送至社区,另一份送至街道,让城管工作人员也能看到,有问题及时纠正。”
自有一套巡河标准民间河长永不卸任
担任民间河长这么多年,汪孙聚每次巡河,都会认认真真挂上牌子,在胜利河边走一圈,自有他的一套巡河标准“三关注”:关注河道清洁和水质变化;关注游步道上有无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关注游步道绿化的保护。如果发现有不文明行为或异样,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劝阻或处理。
河边垂钓,对河道水质影响不大,汪孙聚一般不会去管,有时候还会和垂钓者们聊聊天,“只要水好,鱼繁殖起来很快的,钓个三、四条不会有影响。”但如果发现有人电鱼,就绝不能姑息了。“现在没有,以前看到过。”汪孙聚说道,电鱼的人很容易分辨出来,“拿根管子插在水里,附近有鱼就会被电浮起来,他们都是拿网兜去兜的。”碰上这样的人,汪孙聚首先会上前劝阻,如果不听,就和街道社区汇报。“会有执法人员来管的。”现在最困扰汪孙聚的,是来河岸遛狗的人越来越多,游步道上时不时会出现一摊狗屎。“有的人素质稍微好点,把狗屎捡起来扔进绿化带,有的人直接不管,说也不听。”不管怎样,胜利河水质一年比一年好,管理也日渐规范、全面。汪孙聚这个民间河长身上的担子越来越轻,巡河日记也越写越短。“这是好事啊!”汪孙聚认真地说道,“这意味着以前发现的问题都被逐个破解,我现在都是有新情况,再落笔写一写。”
84岁的汪孙聚,依旧耳聪目明,依旧每日到胜利河、上塘河走走看看。记者问他,什么时候会卸任民间河长?“民间河长永不卸任的呀!”汪孙聚笑道,“只要我能走动,就会一直守护家门口的河。”
先锋模范党员 助推居民议事
这一份不平凡的坚持,也是社区党员们学习的榜样。汪孙聚是社区第十党支部的原支部书记,在本支部也有着不小的号召力和影响力。2019年6月,围绕第十党支部的过硬支部创建工作,德胜社区党委着眼共建共享,在河边建起了“红色巡河驿站”,突出党建在“五水共治”和巡河护河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小小驿站里展示了汪孙聚的巡河日记及其提出的“德胜双八景”美景,还有社区党员群众志愿者们巡河护河的靓丽风采,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停留。这个建立在居民家门口的党建“微阵地”,旨在通过驿站整合运河红盟区域党建各共建单位的资源,向更多人宣传展示我们身边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吸引越来越多居民参与到社区议事中来。
自驿站建立以来,汪孙聚每天都会抽时间在驿站里坐坐,听听驿站里居民群众的声音,并把这些问题和建议带给社区和街道,一同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
爱德胜爱生活 引导居民健康娱乐
汪老认为人道之始,一家之本,一定要互敬互爱,人格平等。他的老伴来自农村,十多年前一次大中风,使她几乎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子女不在身边,两老独立生活。十多年来,除了承担买菜、烧饭、做菜、洗碗、洗衣服、缝缝补补、搞搞卫生等一切家务劳动之外,还要照顾老伴的生活起居,从不埋怨。如果汪老出去活动,会给老伴备好随手能吃的午餐,经常陪老伴外面走走,使她活络活络身子,汪老每次到风景区摄影回来,第一时间就在电脑里放给老伴看看,老伴说这等于她也到风景区游览过了,老伴爱看女排比赛,一次国家女排与古巴队友谊赛,汪老就打的陪她到黄龙体育馆观看。汪老的行为引起了周围邻居和社区党员居民的关注,并给他很高的评价,有人评价说汪老的夫妻之道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榜样,他的这种精神是我们值得传送和发扬光大。由于邻居和居民的对他的高度认可,再加上他总是乐呵呵的,在周围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会伸出援助之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形成了良好的、和谐的、融洽的邻里关系。
奋发治学,汪老带头作出了榜样,退而不休,藏书数千,每天读书,对花卉类书籍非常感兴趣,还是远近闻名的“民间花王”,他写了花卉方面的书,厚厚的七大本,关于赏花就有《赏花史话》、《赏花漫话》、《赏花诗话》三部曲,此外还有《花卉的欣赏》、《花名苑初探》、《花事佳话》、《花释名》,共有200多万字。汪老对如今德胜社区的美好生活环境写了德胜社区八景,它们是塘河解颜、杨环领翠、屏际寻味、樟前怡情、花下闻香、闲亭观棋、林间听鸟、胜水览月,每个景点都写有由来,还附上了一首小诗,老人自称此乃“戏题”。
汪老还是社区环保课堂的名誉老师,丰富花卉知识,对社区绿化的了如指掌,在环保课堂生动的讲解,并带领大家到绿化带到德胜公园现场的学习了解,使不少居民群众对社区比较好的树和花卉叫什么,在什么地方,对社区绿化布局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在汪老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环保志愿者这个队伍中来,大家意识到绿色社区绿色理念的重要性。要意识到绿化重在养护,只有懂得一定的养护知识,培养良好的绿化理念,才能付之于行动,才能使社区常绿不变,德胜社区提出“万物育德,人以德胜”的文化理念正慢慢渗透社区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