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杭州市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方案》解读
发布时间:2020-08-07 15:06:05

一、什么是“证照分离”改革?

答:所谓“照”指的是市场监管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证”则是各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改革前,按照我国的法定程序,在成立公司时要“先证后照”,即先办理相应的经营许可证,再办理营业执照。由于新办一家公司可能需要多种许可证,因此,等到办完各种证之后再去办理营业执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大幅降低了市场准入效率。“证照分离”就是把原来的“先证后照”,变成“先照后证”,把许多前置审批改成后置审批,也就是允许企业先把营业执照办下来,再去申请各种许可证;“先照后证”简化了办理流程,解决了“办照难”的问题。然而,这样虽然可以较快拿到营业执照,但后面的办证效率如果跟不上去,企业同样无法及时开业运营,“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仍然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此,“证照分离”改革的本质是要减少行政审批,即“照后减证”,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该取消审批就直接取消审批;该改为备案的就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对于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并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许可事项,就实行告知承诺;需要继续保留审批的,要采取切实措施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办证效率,实现方便准入、便利准营。

二、《杭州市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方案》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八项工作任务:严格执行省事项清单、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提升“开办企业”指标、加快推行经营范围规范化、深化应用商事登记“一网通”、强化涉企经营信息归集共享、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

三、“证照分离”改革给企业带来哪些实惠?

答:“证照分离”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它对于服务创新创业、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企业满意度。对于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事项,企业不再办理许可证,实现持营业执照即可经营,可以减少企业往返各部门奔波之苦,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推进了政府职能转变。“证照分离”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改革,改革的结果是把降低门槛后的方便送给了企业,把事中事后监管的挑战留给了政府,这是政府管理理念上的重大改革。改革推进过程中,针对每一项改革事项,相关行政审批部门都要制定监管实施方案,从以前的“以批代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带来的是政府部门审批模式的变革、审批流程的优化、监管手段的创新。三是优化营商环境。“证照分离”改革是构建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进一步联动推动了“多证合一、证照联办”、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等公共服务创新,深度对接了企业需求。

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举措有哪些?

答:一是建立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将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不得违规限制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农业专业合作社)进入相关行业或领域,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即可自主开展经营。浙政发〔2019〕27号文件公布的《浙江省“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事项清单(2019年版)》共518项,各区县(市)政府、市级涉企主管部门不得擅自增设限制企业准入的条件。二是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直接取消审批的,要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责任;改为备案的,要明确备案手续,强化信息共享;实行告知承诺的,要制定告知承诺书范本,明确监管规则和违反承诺的后果;优化审批服务的,要大力推进“四减”(减材料、减时间、减环节、减费用)改革,规范办事指南、明确办理流程,提高办事透明度和企业可预期性。

五、什么是“告知承诺”?

答:“告知承诺”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涉企经营许可申请,行政机关一次性告知其许可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请人以书面形式承诺能够达到所有审批条件,并愿意承担承诺不实法律后果。行政机关对企业自愿作出承诺并按要求提交材料的,要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六、优化提升“开办企业”指标能给企业带来哪些便利?

答:杭州市积极对标世界银行、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要求,持续提升开办企业效率,按照“一网、一窗、一次、一日”“四个一”工作目标,以“一件事”标准加强“开办企业”指标中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含税控盘)、员工参保登记等业务环节部门之间的政策协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数字转型。多途径实现全流程一日办结,提升开办效率,增强企业获得感;进一步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落实“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大大增强企业感受度。

七、推行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创建经营范围规范目录时,将具体经营项目内容进行归类、合并,以条目记载事项形式呈现,不再记载具体的经营项目。企业在经营范围中涉及到许可具体项目变更的,只要其在登记的条目事项内,无需再办理变更登记。推行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大大减轻了企业因经营范围具体事项内容变更而反复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的负担。

八、“一网通”系统的应用便利度如何?

答:“证照分离”改革对应的事项,都通过“一网通”系统逐步实现“多证合一、证照联办”,企业等市场主体可以登录“一网通”系统办理。自2017年9月杭州商事登记“一网通”系统上线以来,已打通30个部门审批系统,提供39个“多证合一”事项、96个“证照联办”事项的“在线申报、网上审批”功能,实现了企业设立环节市及市以下所有备案、许可事项全覆盖。再次升级的商事登记“一网通”3.0版,更是实现了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备案全生命周期全业务环节的办证办照事项全覆盖,有效破解了从业务融合到部门融合、从数据归集到数据应用等改革深层次难题。

九、“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中,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的意义是什么?

答: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要建立政府服务“好差评”制度,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工作报告》同时强调,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分,服务不好是失职。要把本次“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作为检验我们“好差评”制度是否全面建立的标准,进一步提升“证照分离”改革的实际获得感和满意度,实现以评促改,以改促提升,形成企业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广泛评价、政府部门及时改进的良性互动局面,促进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十、“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门槛,下一步如何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答:一是要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进一步加强审批与监管的衔接,健全监管规则和标准。二是要积极探索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依托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和“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合理规划、整合并推进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强化“双随机”抽查结果等信用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着力打造“互联网+监管+信用”的综合监管闭环。

(市市场监管局、“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联合供稿 )

来源:   作者:   编辑: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