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11月24日,2020年杭州市“公述民评”面对面电视问政活动举行。今年的电视问政坚持问题导向,结合综合考评社会评价意见、民意直通车和市长热线等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主题,分4场进行,共涉及12项重点问政内容。
十三个区县(市)政府、钱塘新区管委会和市直单位负责人共55人次,市、区两级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250人次,分别作为主要和配合问政嘉宾接受问政,对惠企服务举措落地见效、惠企政策知晓率、社区超职责范围事项、乡村振兴、农村办事难、环境整治标准及长效机制等话题相关的提问作出回应和表态。来自“两代表一委员”、绩效评估专家和绩效信息员、十三个区县(市)和钱塘新区基层代表、“民情热线”热心听众、民情观察员、各民主党派代表、各群众团体代表、企业家代表、新闻媒体代表等社会各界共270人次的民评代表参与现场问政。四场电视现场问政共收集到与问政内容相关的各类意见建议740余条,已及时梳理并下达给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下一步将在媒体上公布整改结果和解决成效,接受群众监督。
第一场:服务企业还有哪些不足?
重点内容:
1.政策知晓率不够高
2.服务惠及面不够广(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帮扶)
3.服务举措落地不够实(一站式、一键式政务服务)
(问政嘉宾)
余杭区对有关问政内容回应:已在区级层面设立了一个权威性的企业服务机构,把“亲清在线”的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参照扁平管理、集成服务、实施高效的互联网思维打造实体化运作平台,最终实现集成人员一体办公、集中办公,集成政策一窗兑现,集成咨询一号受理,集成职能一网通办,企业想了解的政策都可以在这里查询到。
(点评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
针对营商环境中发现的问题,要梳理和检讨各项惠企政策,做到企业“秒懂”、政府“秒回”,社会政府和企业能够在一个频道上。政府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多做换位思考,真正重视和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形成政策的反馈,除了下发文件以外,更重要的是看这些文件有没有实施,有没有让企业真正受益。要持续推进营商环境的优化,让企业有获得感、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二场:社区治理还有哪些痛点?
重点内容:
1.服务社区的机制落地难
2.社区超职责范围事项多
3.社区、业委会和物业协同治理难
(问政嘉宾)
市住保房管局对有关问政内容回应:预计明年年中前后,杭州会出台新的物业管理条例,不仅将深化党建引领三方协同,进一步强化属地制责任,此外还会明确一个全市统一的数字物业监管平台,未来小区经营性收入都将在上面显示。
(点评嘉宾)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韩福国
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做好社区治理的“加减乘除”,党建引领做好乘法效应,政府管理做好除法效应,街区共治做好加法效应,社区自治做好减法效应;精细化不等同于复杂化,制度化不等同于量化考核,网格化也不等于传统的管理。让政府该硬的应该硬起来,该柔性管理的应该柔起来。
第三场:强农惠农还有哪些弱项?
重点内容:
1.乡村产业发展不平衡
2.农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
3.农村办事难
(问政嘉宾)
市农业农村局对有关问政内容回应:将坚持多元发展、集群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攻坚发展,从5个方面发力来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比如,通过产业的集聚、农户的集合和土地的集约,来加快山区农业现代化步伐,并强化数字赋能,用科技力量为杭州的农业发展插上翅膀。
(点评嘉宾)
原杭州电视台新闻评论员王雷
在守住用地红线的同时,要创新用地方法、攻坚发展,千方百计为农民想办法,保住农民的钱袋子;对于村民的投诉要落实压实监管机制,建议把民意直通车“开”进村里,切实了解村民的呼声。
第四场:环境整治还有哪些短板?
重点内容:
1.环境整治存在死角
2.环境整治标准不够高
3.长效机制不够健全
(问政嘉宾)
市城管局对有关问政内容回应:城市管理永远是翻篇归零,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刚刚暴露的一些问题,也反映出我们管理上的问题,今后我们各部门、各城区将继续努力抓短板、补漏洞,举一反三,一定将问题一件件妥善解决。
(点评嘉宾)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教授陈前虎
打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和愉悦的城市环境是杭州最大的品牌和竞争力,也符合全体杭州人民的最大利益,全社会在这个问题上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特别是发动最广泛的民众监督,不断拓宽参与方式和监督途径,只有人人参与环境整治与维护,城市的环境才不会流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