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是全国第十九个“安全生产月”,主题是“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那如何在“安全生产月”筑牢安全防线呢?快来看看杭州萧山在建工地有什么“绝招”吧!
在中建三局华东公司承建的萧山国际机场三期交通中心工程的项目部办公区“智能展示大厅”,可以看到一个集5G技术、应用系统数据、BIM模型为一体的信息平台,可以将施工过程、进度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绿色施工等内容,以大数据传输方式进行表达。
同时,项目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查看现场水电用量、施工区域作业情况等,实现远程巡检、连线检查,实时进行语音、文字、视频交互沟通,可做到基本无延迟,及时解决现场问题。
5G监测系统
依托5G技术打造的监测系统还为施工现场打造了一层全覆盖的隐形“防护罩”。这套系统将塔吊安全、现场作业安全、人员安全等进行数据化,能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危险情况自动反映和自动控制。比如,当塔吊过载、风速过大、倾角异常时,系统会第一时间将隐患信息推送到负责人的手机上,负责人通过手机即可查看具体情况并安排处理;有现场作业人员出现违章时可自动识别并报警,出现火灾事故时也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让管理人员对项目建设情况了如指掌。
建筑信息模型
被称为“黑科技”BIM的“帮手”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目前,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统计方量多使用传统手工算量,存在较大误差,混凝土多估时浪费,少估时又需要临时调拨,甚至对混凝土一体成型质量产生影响,引入BIM技术进行建模,能完美解决这一问题。操作中仅需要建造部提供实际浇筑范围,由BIM组统一出量,数据集中处理即可。“BIM模型里混凝土是322.89立方米,实际浇筑完成是322立方米,误差不到1立方米。”这是项目BIM组成员在最近一次混凝土浇筑后报告的数据。
5G+全景成像AI激光测距
项目部与联通共同打造了浙江省内首个5G+全景成像AI激光测距应用试点,已于2020年5月完成,为项目标段提供集远程视频监控、精准激光全景工程影像日志于一体的大数据质量、安全管控服务。应用这项技术,可以为脚手架、钢筋、高大模板、楼板厚度等提供毫米级的精确测量数据,提高现场工程质量检查效率和真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