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们有序进入驻地报到。摄影 郑承锋
每日商报讯 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于今天上午9点开幕。
昨天上午,参加本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们陆续来到各代表团驻地报到。作为百姓的“发言人”,他们个个“有备而来”。今年,他们又带来了哪些谋划发展的“锦囊妙计”呢?
作为市人大代表七届“元老”,西湖代表团杨一青代表这次带来的议案建议有厚厚一打。“要加快制定杭州市租赁房管理条例,租跟购要结合。不能光是买房子,可以提倡大家租房子。在这过程中,需要规范出租方、承租方一起把这件事做好。”据杨一青代表调查,杭州也有一些关于租房的地方性规定,但他认为,只有上升到法律高度,达到依法治房,才能解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问题。
同时,杨一青代表还十分关心老旧小区改造和残疾人设施管理等问题。“从智慧城市的角度考虑,我们的残疾人通道应该增加更多智能化的因素。比如大楼里,可以通过无线感应盲人导航棒,告诉盲人楼梯一共有几个台阶,请盲人慢慢走。”
轨道交通建设、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医保基金管理、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这一桩桩民生大事,时刻扣动着代表们的心弦。特别是针对本次疫情,代表们也带来了普通民众的心声。
“疫情对企业和老百姓都造成了很大影响,企业订单减少,老百姓工资下降,希望在这次会议上探讨出一些扶持政策。”萧山代表团齐晓霞代表说。
西湖代表团刘珂代表认为,在这个特殊时期召开“两会”,可以帮助大家提振信心,一起渡过难关。他还建议,从疫情中归纳总结,制定一些高效的标准,以指导今后的疫情防疫工作,这也是非常必要的。
萧山代表团沈奇代表带来的建议是关于服务业的。他说,服务业在杭州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的贡献,而在这次疫情中,餐饮、旅游等服务业受到了重创,希望杭州能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