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人与青山两不负 市规划资源局提升“要素保障” 守好全市生态“基本盘”
发布时间:2020-08-17 14:22:36

建德市新安江街道避让搬迁安置房

临安“利奇马”台风灾后新建安置房

建德海螺绿色矿山

最近一段时间,在位于下城绍兴路与王马路交叉口的杭锅三合一地块,10万平方米的波斯菊摇曳生辉,“绿色收储”的地块在助力产城融合前,成了附近居民前去打卡的“城市公园”。

在临安龙岗镇,去年因台风“利奇马”受灾的村民梅大叔,已在市委市政府加紧统筹建设的搬迁安置新居中,重启美好生活,当地受损的农田、山林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生态修复整治……

人不负青山,青山亦不负人。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土地与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了人类安居乐业的基础空间。”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5年来,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杭州践行绿色收储,做好城市能级提升进程中的要素保障:打造绿色矿山,平衡好城镇化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综合账”;通过地质灾害隐患全域综合治理,切实守护好人民的安全感,算好建设发展、生态保护的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为实现“五位一体”、全面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与保障。

绿色收储 放眼长远 做好城市能级提升进程的“要素保障”

“过去15年,钱江新城全新建设打造,丁桥区域集中拆迁整治、杭钢杭氧集中收储开发、杭师大迁居仓前、梦想小镇全新起航……随着杭州城市空间格局的打开,城市面貌、产业空间持续焕新,城市能级持续升级。”市规划资源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何让城市发展最核心的“绿水青山”土地要素资源在“金山银山”转化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绿色效益的“多赢”,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聚焦的重心。

思考致“富”。从业务到流程,杭州走出一条精细化“绿色收储”之路。

“说起储备地块,人们可能会觉得就是一块块光秃秃、黑簇簇、静静等待出让的‘豆腐块’。其实杭州很早便出台了《杭州市经营性用地收储标准》,政府储备地块‘能绿尽绿’已成为‘杭州标准’。”市规划资源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5年来,杭州市高度重视土地收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保护先行、美化并举,分类施策推进储备地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实现绿色土地储备。

截至目前,全市已先后完成了259宗12665亩储备地块的生态绿化,为杭城新增绿地约850万平方米,让储备地块的“绿”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不仅如此,“地块上建筑拆除产生的建筑废料,我们会和做地单位一起,通过加工成渣土砖,可用于小型建筑地基堆砌、建筑工地围墙。”市规划资源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仅钱新园林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基地,每天就可消纳近2000吨建筑垃圾、可制作成七万多块渣土砖及一千多吨骨料,节省成本约2000万。

在做好“绿色收储”文章的同时,算好土地价值发挥“长远账”,是杭州针对土地收储工作的核心“发力点”。

“全市在土地储备过程中,同样非常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市规划资源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多年来,杭州在土地储备过程中,通过大量充分论证,先后对小河直街、南宋御街等历史街区以及创新创业新天地、热电厂、蓝孔雀、杭氧杭锅等区块内的工业遗存进行改造和利用。如今,杭州的一处处特色街区、工业遗存,成为“独特韵味 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建设中重要的城市亮点,实现了文化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双赢”。

在坚持绿色收储中,充分做好城市发展的“长远账”,杭州持续发力。

8月10日,杭州5宗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用地成交,至此,继2017年在全省推出首宗“只租不售”人才租赁住房保障地块以来,杭州已累计出让“只租不售”人才租赁住房用地47宗1568亩,建筑面积约229万平方米,为我市吸引人才流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保障。

与保障“只租不售”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用地项目一样,杭州以非常优惠的价格保障重点“新制造业计划”项目落地,令浙江大学教授王珂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印象深刻,“产业是需要花大量心血和时间去耐心培育的,在‘寸土寸金’的当下,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新制造业计划’的要素保障和扶持力度,也是放眼长远‘算大账、算远账’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维体现。”

绿色矿山 整治修复 经济、生态效益“一个也不能少”

盛夏时节,在建德市李家镇诸家村洞山石灰石矿,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开采作业。满目青山之间,此处矿山在作业区之外做到了应绿尽绿,矿石开采并不给人以强烈“违和”感,而是一种热火朝天的发展“活力”。

“亚运场馆、萧山机场、地铁高铁……杭州抢抓‘窗口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许多基础原料都需要来自各类矿山。”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全市打造的绿色矿山之一,建德海螺洞山石灰石矿以其一流的高效开采模式闻名业界。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该矿山视察调研对建德海螺提出:企业应从管理思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入手,目标要远,起点要高,切实造福于人类。

如何在矿山开采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高效高质开采,成了规划资源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致力破解的主题。

十多年过去,以建德海螺为代表,杭州交出了令人欣慰的“答卷”。

“我们从源头开始把控,预防与复垦相结合,通过施工技术与工艺提升,充分降低对土地资源破坏面积和程度;对有可能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区域进行重点治理和防治,对边坡处的覆盖土,通过铺撒草籽等措施,进行植被恢复。”矿山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一系列整治维护,目前矿区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100%,连废水都做到循环利用,同时矿区可绿化面积实现绿化覆盖率100%。

如今,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德海螺已成为年生产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石灰岩700万吨的全国知名绿色矿山,以统筹协调矿产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目标出发,持续助力杭州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迈进。

“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杭州力求以生态保护为基本立足点,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和废弃矿山治理,实现矿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市规划资源局地质矿产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6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绿色矿山42家,其中12家绿色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

与此同时,杭州全面打响废弃矿山治理“清零”五年攻坚战,全市累计完成废弃矿山治理近700个,并通过矿山综合治理基本消除了主要交通公路、水路及城镇沿线“视觉污染”,打造了一批批“田园景观”“山体公园”,提升全市域“绿水青山”景观风貌,实现生态的治理修复,助力乡村振兴、美丽杭州建设。

一处处高水平打造的绿色矿山、一处处全面复绿的山体,书写着“人与青山两不负”的生动实践。

地灾防治 避险安居

稳稳守护人民福祉的生态“基本盘”

吃过晚饭,临安区龙岗镇太平村村民梅大叔出门散步,在村头桥边,回头望望身后的新居,想起受灾的场景,老梅心里对迅速重启的新生活充满了感恩之情。

梅大叔的旧宅在去年“利奇马”台风过后,因紧邻地质灾害隐患点,被拆除重建。政府尊重他们就近安置的意愿,采取以环保节能、工期缩短为特点的轻钢建房模式,在村前的溪边为他们重建了一套新房,在今年1月新房已经落成,达到了入住条件。春节后,一家人便住了进去。

“杭州地貌类型多样,尤其是市域西部的低山丘陵区,地质条件复杂,易发地质灾害。”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杭州地质灾害防治前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2004-2019年,全市共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3389处,减少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51945人。尤其是2017-2019年开展的“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工作,使得全市已知地灾隐患得到了综合治理,并对新发现新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实行“即查即治”。

随着全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服务中心的成立和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也有了明显提高:2004-2019年,我市共有81起地质灾害成功避让案例,保障783位百姓的生命安全,地灾防治工作持续示范领跑全省。

与此同时,以临安龙岗、岛石发生的灾情为警示,杭州全面打响地灾防治避险安居行动。

记者了解到,目前杭州已制定了2020-2025全市地质灾害避让搬迁规划,根据地灾隐患点风险等级,筛选出各区县应纳入搬迁避让的点位和对应人数,引导各区、县(市)依据点位实际情况、结合群众意愿,科学制定“一点一方案”,倡导将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与扶贫搬迁、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进行区域集中搬迁,确保避让搬迁工作合理有序,群众安居乐业。

值得一提的是,临安龙岗、岛石等镇也在台风发生后,全面划定生态经营区与禁止经营区,出台了侵占公益林一律严肃处置、侵占国有和集体林地一律予以清退、主产区一律禁止新种山核桃树等“八个一律”,实施退果还林、生态经营、机制改革三大工程,力争通过1至3年努力,使西部山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地水土涵养能力明显增强。

在全面小康、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生态安全就是民生福祉幸福的第一要义。

市规划资源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在落实2020-2025全市地质灾害避让搬迁规划的同时,结合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指导全市域开展生态修复整治工程,通过科学的规划引导、全面整治,让全市域山水林田湖草与人和谐共生,稳稳守护好全市人民安居乐业、民生福祉的生态“基本盘”。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刘园园 张成万 俞伯汀 张尹军/文   编辑:张翟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看浙江”理念提出15周年,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一理念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