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恩施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利川同时也有着湖北省最多的贫困人口数,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达21.6万人。过去的3年,这些贫困户从大山里走出来、从旧屋中搬出来,有活干、有饭吃。但幸福远不止眼前的温饱,还得有底气、有奔头。
我们在利川的走访,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谢谢萧山。”
萧山人在利川开展的91个帮扶项目中,民生类项目占到53个,其余的产业类项目也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为主要目的。说起这些项目,萧山的帮扶干部说,希望让利川的贫困人群看到未来的希望,并且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所有人掌握创造幸福的本领。
经过3年的帮扶,在利川淳朴的民风里,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底气正在生长,与萧山的“奔竞不息”遥相呼应。
元堡乡兴场村安全饮水工程
帮扶项目
2018年,萧山在利川元堡乡兴场村投入帮扶资金80万元,钻井3口、建200立方米蓄水池1个,解决了兴场村200余户1000余人喝水难的问题。
覃攀的决定:留在兴场村
覃攀的家,在元堡乡兴场村。离利川城区并不算太远,却也是山路弯弯,一直要弯到半山腰。这是覃攀长大的地方。3年前,妻子刘清丹和他商量,能不能搬到娘家东城区去生活。因为在覃攀家里,喝不到一口干净的水。覃攀犹豫了。
2018年12月以前,兴场村的200多户农户,靠天喝水。覃攀说:“从小,我就知道家里最重要的是水缸。每家每户,家里都摆满了储水用的大缸,一到下雨天,就打开盖子,接蓄雨水;雨停了,就盖上盖子,小孩子不能随意靠近。”
只要连续一周不下雨,水缸里的水就会见底,家里人开始犯愁喝水的问题。即使不见底,水缸里也开始长虫了。讲究的人家,往缸里撒石灰;不讲究的,煮开了照喝不误。覃攀说:“那会儿啊,你要是来我家喝茶,茶杯里三分之一是白糊糊的沉淀物。”
后来有点钱了,乡亲们就到处找地方建蓄水池。覃攀家的蓄水池,在离家2公里外的坡上,那是七八年前他花了4万元找人建的。虽然水缸大了,但靠天喝水的情况没有改变。妻子刘清丹不习惯,洗完脸水不能倒,得接着洗脚。
2018年的夏天,利川半个月没下雨,蓄水池的水也干了。覃攀花了150元去乡里拉了一车水,才把日子过了下去。那时,覃攀差点就答应妻子搬去丈母娘家生活了。
也是在那个夏天,萧山的扶贫干部上门了。覃攀记不清他们来了几次,但“打井取水”几个字,一次比一次清晰地印刻在了覃攀的心里。
有一次,扶贫干部带来了勘探小组;又过了一阵,专业队伍也进驻了兴场村。到了冬天,距离覃攀家200米的地方,298米深的水井出水了。那是全村人的节日。
清澈的井水,从地下泵出,泵入全封闭的蓄水池,再通过水管,流到100多户农户家里……老人孩子都笑了。
儿子覃时明月当时10岁,正捧着一个苹果要吃。覃攀回忆:“我让他自己去洗,儿子高兴坏了。”要知道,在通水之前,孩子从来没去洗过水果,怕浪费水!
自从家里有了水,刘清丹再没提起回娘家住。和覃攀一起,打理蔬菜收购的生意。每天,把村民们种的菜冲洗得水灵灵的,再送到利川的农贸市场里、商超里,小日子过得滋润起来。
刘清丹知道我们是萧山的记者,特意拿出最好的茶给我们泡上:“喝口茶,是你们萧山人给我们送的水,甜的。”小女儿覃钰雯蹦蹦跳跳地跑出来打招呼。当妈妈的自豪地说:“女娃娃,这个天每天能洗澡,看着就是水灵。”
小钰雯把我们领到一排水缸边,那是以前覃家储水用的,一共10个。现在成了花坛、储物格……其中一个,变身成了鱼缸,假山、水草和两条红色的金鱼让这个山村里的农家格外有情调。
刘清丹告诉我们,萧山扶贫干部,不仅送来了水,还为村里建了个冷库。现在这样的大夏天,就正好用得着。每天一早,村民们从自家地里收割各种蔬菜,送到合作社,暂时储存在冷库里,等收齐凑够了一车,覃攀就装车送进城,菜卖得更好了。
“谢谢萧山!”刘清丹让我们把这句话带给萧山人。
帮扶项目
建南镇箭竹溪卫生院
萧山帮扶资金300万元,传化集团捐赠100万元。建成门诊、医技、病房为一体的综合业务楼,造福周边10个行政村及附近乡镇的2万余人。
李昌友的决定:生病先找卫生院
8月5日下午3点50分,建南镇水田坝村10组村民王俊和丈夫李昌友打了个招呼,去自家的黄连地里除草。
建南镇是利川出了名的黄连种植生产基地,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着几亩黄连,也是当地农户创收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这个季节,黄连还没成熟,地里的活并不重。
李昌友没多想,就让王俊一个人出去了。10分钟不到,王俊脸色发白,匆匆进门,左手掐着右手虎口,说出3个字:“乱草蛇。”乱草蛇学名原矛头蝮,有毒。因为常常潜伏在乱草堆里,所以当地人叫它乱草蛇。
王俊的右手拇指已经肿得很大了。李昌友的脑子飞快地转:用草药敷肯定不行。村里有人敷草药没好透,手上落下残疾。得去医院。利川市里的医院,开车过去1个半小时,恐怕要耽误。
“去萧山卫生院。”李昌友决定了,抓起电动车钥匙就走。李昌友说的萧山卫生院,其实是建南镇卫生院箭竹溪分院,因为传化慈善基金出资100万元修建了门诊住院楼,所以挂了大大的“萧山传化安心卫生院”的牌子。
山路难走,15分钟也到了。急诊,医生、护士立刻处理了伤口。到了半夜,医生告诉李昌友:“送得及时,应该问题不大。接下来挂点抗蛇毒的药水,每天处理伤口就好。”李昌友的心总算安下来。
8月10日,王俊挂完水就能出院了。手上的肿消得差不多了,伤口也愈合得不错。李昌友听说我们是萧山来的,就给我们鞠躬,还一个劲儿地说:“谢谢、谢谢,谢谢萧山人来给我们建医院。”
卫生院的赵院长说:“我们这个卫生院对农民来说,是家真的医院。”原来,建南镇在利川市的最西北面,和重庆的万州接壤。300多平方公里的山地、50多个村,就医条件非常简陋。箭竹溪分院原先就是一个农居房,镇上卫生院派一二个医生、护士过来,连值班休息的地方都没有。现在的箭竹溪卫生分院,90个床位,17位医务人员,基础检查、常规病种住院,都能实现。
李昌友告诉我们:“平常,我在外面打工,真不放心家里啊。去年过年,看见这家医院开了,又大又干净,医生啊护士啊,穿的衣服、做的事情和城里的挺像,我就跟我媳妇说,有不舒服可以先到医院看看。这不,这次幸亏送来这里,又近又好。谢谢啊谢谢,谢谢萧山人。”
李昌友说着说着,又开始鞠躬道谢。
在箭竹溪这一片区,萧山人做的事情不少。金帝集团出资360万元扩建的建南镇初级中学,即将完工;萧山投资360万元建的香椿加工厂,给农民提供了创收的产业、就业的机会;还有龙泉村的村道,白石溪村的便民桥……都是萧山人给箭竹溪人带来的福利。
永兴家园“网红街”
帮扶项目
永兴家园“网红街”,易地搬迁的贫困户们拎包就能入住整洁统一的小楼。楼下就是豆干作坊、扶贫鞋厂,上楼“回家”,下楼“上班”,在这里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生活。
王清萍的决定:豆干作坊自己干
夏日的午后,凉城利川微风正好。柏杨坝镇永兴家园的街上,王清萍就坐在自家店铺口,一边纳着鞋底,一边时不时抬头看看邻居们打球,一双绣着“情深”的鞋底还差最后一点就能完成了。王清萍边绣鞋底边讲述她的故事。
王清萍家是从山上下来的易地安置贫困户。当初,拎着不多的家当,搬进永兴家园,王清萍也犹豫过。山里的日子虽然苦、房子虽然破,但还“靠着山”。搬进了楼房,靠啥?这样的顾虑很快打消了。
永兴家园是东西部协作项目在利川打造的“网红街”,柏杨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豆干制作,在这里重生了。沿街26家豆干作坊,天天卖断货。而这些作坊的老板、工人,都是这个安置点的居民。王清萍一来,就被招进了一家豆干作坊学手艺。“人勤快、学得精、肯吃苦。”这是豆干工厂负责人对她的评价。
后来政府有了新政策,贫困户自己办豆干作坊,房租都免,豆干制作的机器也都从萧山的扶持资金里面出,甚至第一桶100斤黄豆都由豆干制作企业的老板免费提供。“我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心,我们也可以试试。”王清萍的提议正好说到了丈夫陈美耀的心坎里。就这样,夫妻两人在家门口办起了豆干作坊,店名就叫“金呐银儿唢”,出自当地土家族民歌“龙船调”。
做豆干是个辛苦活。往往凌晨1点多就要起床准备了,清洗豆子、磨浆、煮浆、过滤、点浆……忙活几个小时后,早上迎着阳光,陈美耀就将做好的豆干送到各地。柏杨豆干是利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加上王清萍的好手艺,豆干几乎不愁卖,每天做出来的豆干都能卖完。日子也就过得“金呐银儿唢”红红火火了。这不,三年前丈夫还靠电动车送货,如今已经换上了“长安车”,自家的豆干销售半径也随着车子轮子变多后,越来越大了。山上的苦日子,就像是隔世的旧梦,不再记起。
“现在夏天,豆干销量比较小,即便这样夫妻俩的月收入也至少在5000元。如遇到过年时节,月收入上万一点没问题。”王清萍的师傅沈强说。
沈强是永兴街道豆干帮扶项目的负责人,一方面是传授豆干制作技艺,一方面也带动整条街的豆干作坊销售。刚开始,王清萍就是在沈强的鼓励下,独立经营作坊。刚开始,也是沈强帮忙销售。现在,通过一两年时间的积累,大家都有了稳定的销售客户,沈强就“失业”了,不过他也有了新的业务——组织村花在网红街里卖利川的各种特产,业务范围反而更大了。
青瓦、白灰墙、穿斗枋是永兴家园的模样。王清萍和易地搬迁安置的山里人,在这里活出了幸福的模样。鞋业加工厂,工人们干得正起劲,每一双鞋都意味着收入。村里的主播们在看货,熟悉下一场直播的产品。赶早场的豆干作坊已经结束一天的活计,人们在店铺前拉开一张简易网,正打着排球。4点半,楼上的孩子们会不约而同地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免费课堂。
“脱贫不能‘等靠要’。现在党和政府给了这么多的好政策,就是为了让咱们生活过得好些。”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如今家庭年收入几万元,王清萍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