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产业扶贫 筑起发展之路(利川脱贫记二)
发布时间:2020-08-19 07:35:00

萧山日报 山林葱郁,物产丰沛,气候宜居……一直以来,利川不缺资源。

缺的是,把资源转化成财富的产业。

当东部的发展思维,遇上西部的自然资源,利川的脱贫之路走得大步流星。但脱贫“出列”,并非终点。持续的发展,才是萧山与利川共同的志向。

“帮助利川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产业链,帮助利川在特色行业中取得话语权。”这是萧山扶贫干部给自己下的任务。

茶叶、莼菜、大黄、黄连等是利川人祖祖辈辈种植的。萧山在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植入了数字化思维、产业链思维、高科技思维,通过一个个产业项目,把利川的绿水青山转化成利川的致富法宝。得益于高山、蓝天,利川茶的行业里不仅有了“利川红”这样的原产地品牌,还出现了循环农业、溯源管理这样的生态农业模式。大黄、黄连等中药材,在利川土壤里产出,还要在利川的土壤里转化成各类终端产品,产生更大效益。

带着深深的萧山印迹,产业发展,在利川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

陈家兄弟回乡记

13岁走出大山,陈诚以为回家乡只是过年的一次“仪式感”,但在2018年,刚过30岁的陈诚义无反顾返回了大山,创立了利川市楚盛堂中药材有限公司,建起了黄连加工厂。

利川市建南镇是黄连的主产地,全国有一半的黄连就出自这里,特别是箭竹溪片区的10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黄连,少的三四亩,多的十来亩,整个黄连种植面积大约4.2万亩。可就是这样一个黄连产区,却没有像样的黄连加工厂。挨家挨户都在自己家里粗加工,不仅效率低下,也影响了黄连的品质。

“原先,爸爸妈妈一直带着我们在重庆的黄水黄连市场做黄连生意,我退伍后就接过了接力棒。”陈诚说,他从小生长的地方就是产黄连的,为什么不能直接把工厂办到原产地呢?

乡情,就这样牵动着游子的心。

陈诚和弟弟陈前,与父母一商量,就决定先回家乡探探路——高品质的鸡爪连种植,农户们家家户户的粗放式加工,坚定了他回乡办工厂的决心。

游子归乡容易,但要办起工厂来并非易事。镇政府牵头落实了土地,但资金上又遇到了难题?此时,萧山抛出了橄榄枝,100万元援助资金助力陈家兄弟办起了黄连加工厂。

“笃笃笃……”走进厂区的时候,机器声作响,加工厂很是热闹,土里挖出来的黄连正在筛土,筛完土后,就会放到铁架子上,等待烘干,一般来说80℃的烘干箱里烘18个小时就能制成干品。“原先,村民自己在家烘干,3天才能烘干一亩地的黄连,现在1天不到就能完成了,关键是黄连的品质大大提升了。”建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伦锋表示,目前,黄连的价格能卖到93—113元每公斤,原先卖给收购商,价格比较低,现在卖到家门口的加工厂里,村民每亩地能多卖1000到1500元。

说话间,就有村民开着三轮电动车将整车的黄连拉到了厂里,解开编织袋,将一袋袋的黄连往地上倒。“自从家门口有了这个加工厂,我每年都拉到这里来卖。”水田坝村11组的村民贺明兰笑呵呵地说,家里种了七八亩地的黄连,原先都要在家里烟熏火燎地烘干,现在好了,直接拉到厂里,不仅省事了,还能多卖钱。“算下来,一年能多卖4000多元呢。”对于低保户贺明兰来说,4000元不是小钱。

在部队历练过的陈家兄弟,身上有着满满的正能量。现在,凡是到厂里来加工黄连的贫困户,陈诚都给大家减免每公斤1元的加工费。

不仅对贫困乡民有着爱心,陈家兄弟更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厂房都是萧山援建的,所以只要是浙江的药材企业从我们这里采购黄连,相较其他地区会便宜2元每公斤,我们想用一点实际行动来回馈杭州萧山的关爱。”弟弟陈前说。

建起加工厂只是建南镇走向黄连产业的第一步。建南镇还将进一步规范种植技术,从源头把控黄连品质,提高亩产;在产业链上进一步延伸,目前已经有了黄连牙膏等黄连深加工日用品。更重要的是,建南已经在当地建立了黄连交易市场,计划用几年的时间打造原产地的交易集聚中心,真正打造湖北省道地药材“一县一品”优质品牌。

大山里开出“杭红花”

这段时间,在利川市凉雾乡诸天村,萧山利川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成了“网红”打卡点,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如此现代化的玻璃大棚,是头一遭见,而长在大棚中的“西红花”更是从未见过的“稀罕物”。

走进新启用的投资700万元的全自动恒温玻璃大棚内,西红花种球整齐地摆放在一排排铁架上,看上去特别像大蒜。

别看它长得不起眼,开出来的可是“致富之花”——西红花盛开后是紫色的,每朵花产三根花丝,花丝烘干后每根重约0.02克。“微不足道”的它们却市场广阔,目前全国西红花种植面积也就几万亩,在市场上论克卖还供不应求。

“我们前期几乎走遍了利川的所有乡镇,考察气候土壤环境!”从2018年开始,萧山阳田农业总经理、恩施不亦乐乎科技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利春,带着技术团队来到利川开展前期技术评估,“我们研究了历年的气象资料,西红花喜凉,利川气候凉快非常合适,园区定在凉雾主要是因为有清江水源流经!”

2019年9月,园区从杭州引进的10万余颗西红花种球,在诸天村农舍临时改造的催芽温棚内,绽放了第一朵“山川之花”,开花比杭州提早近20天。西红花在利川试验育苗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经过专业机构的认证,去年收获的西红花已经达到预期目标,品质甚至比杭州的更高,有效成分含量也很高!”洪利春掩饰不住的兴奋。虽然一年间,有一半时间都需要在萧山、利川两地奔波,但看着在海拔1100米的利川开出了“希望之花”,他觉得“折腾”得很值得。

对于洪利春来说,“西红花”是在利川安了“新家”,对于凉雾乡诸天村来说,是村里来了“贵客”。因人多田少、种植方式粗放,当地只种一季粮食,一直无法突破亩产收益低的瓶颈,仅村里就有贫困人口300多人。

如今,“西红花”来了,完全改变了村庄的面貌。“我们的西红花种植分为适应性种植区、带贫种植区、普通农户种植区和示范种植区四大区块,总面积在100亩。”洪利春算了一笔账,届时将形成贫困户、农业合作社、扶贫产业园、专业市场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不管对贫困户还是普通农户来说,在冬季“种粮空窗期”种植西红花,每亩的收益最少能有1万元。

所以,如今在利川,大家更习惯叫“西红花”为“杭红花”。

向红英、孙国胜夫妻俩由于肢体残疾,两个人加起来不到10根手指,家庭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只靠卖点家里的玉米、土豆,有点微薄的收入。现在,两夫妻都在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干活,两人一个月能有5000元的收入。“以后我们也能种上这个‘杭红花’了,生活肯定一天比一天好。”朴实的向红英休息不到5分钟,又赶着到地里去干活了。

茶叶抽芽的样子,

在线看

东经108°,北纬30°,湖北嘉润茶业有限公司的有机茶基地就坐落在忠路镇杨家坡村。

车子沿着山路盘旋而上,1000亩的茶园就分布在这海拔1100米的高山上,连绵起伏望不到头。“赶紧进来喝口茶吧。”茶园的主人谢文英笑着迎出来。

因为喜欢茶,2011年以来,谢文英一头扎进了杨家坡的这片茶园里。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谢文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不做普通茶园,要做就做有机茶,不仅能在国内市场立足,还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话语权。

做农业前期投入大,又不能立马见效。按谢文英的话说,要“耐得住寂寞”。为了做有机茶,她在园区里养了14头牛、20多头猪,用牲畜的粪便提取微生物作为肥料改善土壤,实现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如今,嘉润茶业不仅通过了中国、欧盟、美国等地的有机认证,还申请了国际有机农业领域的最高标准体系——德米特认证。

嘉润茶业通过构建“产业+基地+农户”模式,为周边农户提供400多个采茶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每年户均增收15000元以上。并成立了“利川市生耕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加入了专业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固定社员,平时在基地从事农事活动。聂金萍是杨家坡14组的贫困户,由于儿子残疾,她不能到大山外面去打工,如今成为了合作社的固定员工,不仅能就近照顾儿子,还能每月拿到两三千元的工资,这让她感到知足。

如何帮助这片有机茶园更好地发展,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处在数字化发展前沿阵地的萧山也将数字化管理带到了利川的产业发展上。

萧山通过注入110万元帮扶资金,开展有机种养体系和茶叶追溯体系项目建设。目前,在茶园里分布了几十个普通摄像头,以及10个360°摄像头,可全方位、立体式了解茶园的动态。

更重要的是,有了追溯体系,从土地环境、种植生长情况、采集、加工生产到包装、检验、物流、销售等等信息,就从最后拿到手的茶叶包装上扫一扫,就能一目了然。

有了数字化的助力,嘉润的茶叶走上了高端发展之路。眼下,谢文英更是做起了“私人订制”茶叶的生意,不少老顾客就是通过手机来看“自家”茶叶的生产全过程,看每一株茶树的抽芽,看每一片茶叶的采摘,消费得明明白白。

茶叶生产,作为利川的主要农林产业之一,如今被赋予了数字化的能量,将为茶叶产业带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金波 龚洁 通讯员 盛良 钱潇 摄影 首席记者 唐柯   编辑:郑海云
当东部的发展思维,遇上西部的自然资源,利川的脱贫之路走得大步流星。但脱贫“出列”,并非终点。持续的发展,才是萧山与利川共同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