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点亮脱贫“灯塔” 筑梦未来
发布时间:2020-08-27 09:18:48

雷山县思源实验学校

扶贫必扶智,扶智靠教育。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群山阻隔带来的不仅是物质和经济上的贫困,更重要的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像这样一个县城,最缺的是什么?不是资金,我觉得最缺人才。”上城区挂职干部、雷山县委常委、副县长周骆斌说,在上城和雷山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里,人才交流是重要一块内容。上城区是杭州的中心城区,办学条件和区域教育治理都处于较高水平,在教育上同样不遗余力支持帮扶雷山。

自2018年以来,上城累计选派28位教师赴雷山支教,开展各类讲座、授课,辐射雷山学生数超过4000多人。其中雷山共收到杭州各类捐赠资金约220万元,用于教育帮扶事业。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来自上城的教育工作者们,用行动书写脱贫攻坚的历史,在雷山走出了一条教育扶贫、筑梦未来之路。

“点灯人”

“自从您来到思源,学校的奖项变多了,开展的活动也多了,这很利于我们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让那些成绩不是很好,但体育、绘画方面好的同学得到了自信,非常感谢您的到来。”

这是雷山县思源实验学校一位初中女生写的一封信。这样的信,在校长刘晖军手里,还有厚厚一叠。

为了教育事业忙碌了40多年的刘晖军,原是杭州上城区惠兴中学的总支书记,先后在北师大附属杭州中学任书记,清泰实验学校任校长,本该明年退休享受生活的他,却在2019年9月,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牵线搭桥下,加入“银龄计划”到雷山支教。

跨越千里的距离,刘晖军顶着满头银发,在贫困山区践行着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初心。用他的话说,来支教不图名、不为利,只为做一个“点灯人”,帮助贫困地区更多的孩子点燃梦想与希望。

思源实验学校地处丹江镇陶尧片区,距离县城大概50公里,是刚从永乐镇里搬到县城郊区的全寄宿制学校。刚到这里时,刘晖军强烈感受到杭州与雷山学校的差异:生源差——学生大部分来自偏远山区的永乐镇,家庭经济困难,基础成绩较差;学风散——初中住宿生6点起床后,慢腾腾直到7点多才走进教室;师资弱——老师都很朴实,但是教育的方法和理念比较传统。

不过,这位接近花甲之年的校长,很快开始了一种身体力行的改革。“自主学习就从晨读抓起。”每天6点40分,刘晖军都会准时出现在宿舍到教室的通道,学生看见校长,就一溜烟小跑进教室晨读。“校长走路带风,我们不能落在他后面。”

刘晖军以身作则的品质也感染了思源的每一位师生,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好的改变。一年来,他带领班子,新增、修订完善了学校101项制度,构建了现代学校治理的框架。学校副校长平川将这些改变都看在眼里:“原来有的老师上课应付,现在他们都一心想着怎么把教学搞好,每个人都不甘落后。”

2020年中考,思源实验学校打了个“翻身仗”——高中上线率75%,位居全县第一。对中考优秀学生,刘晖军捐助了4700元奖励,并和爱人累计捐助4万余元,以“尚诚之星”命名奖励金,希望让更多的优秀学生从大山里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守望者”

“你知道什么是‘控辍保学’吗?”陈清梅说,这个词也是她今年到雷山县丹江小学任职校长后才知道的。

控辍保学指控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辍学,保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就读,接受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很多杭州人没听过的事情,在雷山却是一项重点工作。

在雷山县丹江小学,汪同学是学校唯一一个控辍保学的学生。一提到他,所有的教师都摇头: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父亲常外出打散工,他就跟着7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在学校经常跟同学发生冲突,会无缘无故不上课,跑出校园……

陈清梅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汪同学的场景。大大的眼睛,脸庞很清秀,但对人有明显的戒备心理,不想交谈。“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就用点头和摇头来表示吧。‘你想回学校上课吗?’”陈清梅说,当时汪同学点了点头。“当一个孩子袒露自己想要回到学校的愿望时,我的心被深深触动。”陈清梅想再给汪同学回归校园的机会,并对学校的老师说,“这个孩子我负责,所有的问题我来解决。”

不过,回到学校后的汪同学,还是不适应。“上课静不下来,会追着同学跑。”陈清梅最终决定送教上门,一周两晚,每次2节课。第一堂课是陈清梅亲自上的,她连哄带骗地教他写了些字,还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大道理。

几次接触下来,陈清梅发现这是一位不善表达的学生。有次她去家访,汪同学默默跟在她身后,也不说话,就低头陪着走了好长一段路。“培养一个学生,就是守望他从小苗长成大树的过程,也是我们作为一个从教者的初心,一个人都不能落下。”陈清梅对学生的执着和热情,也感染着其他老师。

眼下,陈清梅正在丹江小学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和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在她看来,个人力量是非常渺小的,但希望能尽自己能力去为丹江小学或者是丹江镇的教育做最大贡献。“教育扶贫,最关键的还是要把杭州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雷山。”她总结道。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无数个刘晖军、陈清梅,他们的到来,成为雷山学子筑梦路上的“点灯人”和“守望者”。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吕啸 钟啸宇   编辑:郑海云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来自上城的教育工作者们,用行动书写脱贫攻坚的历史,在雷山走出了一条教育扶贫、筑梦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