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田兰芳
2013年,杭州市开始对口帮扶黔东南州,相距千里的杭黔两地从此山海相连、心手相牵,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图景。
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倒计时,黔东南州也将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在此,让我们一同聆听这场伟大壮举中感人至深的“杭州故事”。
凝成攻坚一股劲 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比的是干劲,拼的是作风。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截至9月底,杭州今年批复的176个帮扶项目已完工159个,完工率和资金拨付率均超90%。
从江县和榕江县,是黔东南剩余两个未摘帽县,也是脱贫攻坚总攻决战的核心战场。今年以来,杭黔两地调集优势资源“毕其功于一役”,投入两县东西部协作资金达1.28亿元,杭州社会各界捐赠资金及物资折价4012万元。
对口帮扶从江的萧山区和帮扶榕江的桐庐县,今年分别派出54名和65名干部教师和医生等专技人才,开展下沉式、组团式帮扶。萧山区帮助从江打造以食用菌、铁皮石斛、百香果等产业为主的洛贯产业带,桐庐县围绕榕江“果、蔬、药、菌、猪、鸡”六大产业,重点实施高品蛋鸡养殖等5个重点产业项目,确保两县剩余2.36万剩余贫困人口“一达标、两不愁”。
共绘产业一张图 脱贫成色足特色明
黔东南林地资源充裕、生态环境优良,发展农业经济具有天然优势。剑河食用菌、丹寨吊瓜、麻江蓝莓、岑巩蚕桑、锦屏铁皮石斛等高效农业成了东西部协作的重要载体。三年来,杭州累计引导东部投资企业202家,到位投资额109亿,形成食用菌、中药材、茶叶等十大帮扶产业,帮助销售黔东南州农特产品15.6亿元。
东西部协作不仅带来项目资金,还有当地对产业发展的认识和观念理念上的改变。“我们改变了以往财政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集中力量办大事,重点引进、扶持龙头企业,打造拳头产品。”杭州帮扶黔东南州工作队领队沈翔说。三年来,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产业项目累计16.72亿元,占帮扶资金总额的79.15%。
围绕“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目标,杭州积极帮扶黔东南补齐短板、延伸链条。天柱县畜禽全产业链项目大幅降低了全州畜禽养殖和屠宰成本并为黔货出山提供冷链物流体系支撑。黎平县通过东西部协作招商引进建设万吨油茶籽精深加工厂,迅速改变了油茶籽“外流”的局面。
产业上去了,销售也不能落下。疫情期间,江干区帮扶干部郑国良全力帮助滞销的三穗鸭打开销路,使三穗鸭走进了杭州的大型商超和农贸市场。黄平县同样瞄准东部大市场,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在该县旧州万亩大坝实施直供杭州蔬菜基地建设项目,产品深受杭州市民青睐。
稳岗就业一条龙 鼓舞信心鼓足腰包
围绕“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杭黔两地坚持就近就业与劳务输出同步推进,三年来累计输出贫困劳动力赴浙江就业3.3万人,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业3.6万人。
杭州的就业帮扶,实现了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疫情期间,杭黔两地政府共开通务工专列7列、包机1架、直通大巴车118趟,集中免费输送务工人员返杭就业6229人,有力保障了杭州复工复产和黔东南脱贫攻坚。
杭州的就业帮扶,实现了从“楼上”到“楼下”。在黔东南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杭州通过引进项目、扶持本地创业者在小区楼下建起了各类制衣、箱包等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在家门口上班。“我们农村人只晓得种地,现在搬进城了,楼上就是我家,楼下就是车间。”贫困户潘受忍说。
杭州的就业帮扶,实现了从“校园”到“车间”。杭州职校、企业开出的各类“杭黔班”,让贫困学子既学到了谋生技能,又解决了就业出路。天柱县的杨武治去年参加了杭州举办的“温暖工程”星火计划电梯班的培训,培训期满后入职西奥电梯公司,如今每月最高能拿26000元。
织密民生一张网 让生活更有获得感
对口帮扶,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围绕教育、卫生、住房等重点领域,杭州三年来累计投入民生项目帮扶资金3.3亿元,并派出1350名专技人才赴黔东南挂职,持续提升当地教育医疗卫生水平。
在杭州的帮扶下,学生的成绩上去了。台江民族中学过去每年仅有100来人能上二本线,原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来了后,今年本科上线率达到79%,270人上了一本线。在镇远县,镇远二中建立了西湖励志班,由西湖区优秀教师担任任课教师,帮助当地贫困学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在杭州的帮扶下,医院的技术上去了。担任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的杭州医生李浒,让过去当地做不了的高难度手术成为了可能。去年10月,李浒带领团队完成了当地首例“右上肺叶楔形切除+开胸右肺门淋巴结活检”手术。
在杭州的帮扶下,村子的面貌上去了。在榕江县,杭州帮扶干部盛春霞邀请桐庐设计团队免费设计民居改造图纸,并通过发动爱心企业、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筹集资金900多万元,彻底改变了当地贫困群众千百年来“人畜混居”现象。
共结两地一家亲 心连心携手奔小康
广大杭州企业和社会力量,是杭州对口帮扶黔东南州的“大后方”和“生力军”。截至目前,杭州已有314家企业、110家社会组织与黔东南贫困村结对,72名民营企业家担任贫困村“名誉村长”。三年来,杭州市社会各界向黔东南捐赠帮扶资金(物资)达5.54亿元。
在雷山县,由吉利集团捐资2000万元打造的吉利茶旅文化结合扶贫示范项目今年初正式移交给当地政府。得益于这一项目,当地昔日无人问津的夏秋茶得以“变废为宝”。为了这个茶厂,77岁的吉利集团党委书记陈文明两年里往大山里跑了13趟。
在黎平县,由下城区启动实施的“山凤凰”关爱女生计划今年进一步升级为山凤凰关爱基金公益项目,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超800万元。该项目通过为当地偏远少数民族村落的升学女生发放助学金,让更多“山凤凰”有了飞出大山的机会。
在施秉县,杭州恒邦实业有限公司和临安区新锦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联合为当地捐赠了1条口罩生产线、2套口罩生产设备。公司还特别邀请施秉人员到临安进行口罩生产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又派人护送设备到施秉并指导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