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弃城进山,她成了村里的“带货王”
发布时间:2020-10-21 08:25:47

5月樱桃熟,8月桃子红……今年,王春菊构想中的四季有产出的果园成型了。发了短视频后,上海等地游客开车来到临安锦南街道横岭村,没几天就把树上成熟的果子“清空”了。别人搞农业,愁的是销路,王春菊却凭着好学精神和一股韧劲,种什么卖什么,都有很大的收获。她有什么诀窍吗?

“拍照片,拍视频,这些都是我自学的。可能我每天都在琢磨怎么拍得更好,加上发得多,所以被传播的概率比较大吧。”王春菊并不是一位“天生”的农创客,因为婆婆身体不好,2015年她随丈夫从杭州回到横岭村。年纪轻轻的她,总想着做点事,于是看上了家对面的山头,跟村里流转下235亩山林,干起了农业。

有了山林,王春菊还注册了公司,叫翠之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林里辟出70多亩种果树,其下养殖鸡、鸭、鹅,形成可循环的生态农业链。

“种”和“养”,不少农民都会;可一说到“销”,就难倒一大片。打开王春菊的朋友圈,时而是成片的鸭子水中游,时而是放养鸡上树不回家,时而是林间捡鸡蛋……这些充满趣味的乡间生活片段,轻轻松松地吸引住城里人的视线,并催生出浓浓的信任感和购买欲。王春菊不但在自己的渠道里吆喝,也动员村里的留守妇女一起用上互联网。

留在村里的妇女主要有两类,一类是45岁以上帮子女带孩子的,还有一类是20多岁自己在家带孩子的年轻妈妈。她们有许多碎片化时间,但外出就业难。王春菊看她们有着和自己相似的困境,就一对一教她们用手机做农业销售。

刚开始,她们帮王春菊卖樱桃、卖桃子。人多了,朋友圈就大了,宣传效果挺不错,她们也能因此得到分红。有条件、有悟性的走得更远,像张红菲就是,她成了王春菊第一个出师的“大徒弟”。因为张红菲自己家也有农产品,开着饭店,有了互联网销售的本领,收入比原来好得多。

不仅如此,王春菊还了解到开饭店的朋友需要大量霉干菜,便动员村里人种植芥菜,目前已对接好6户人家种下了芥菜苗。王春菊说,村里很多老人闲不住,做这件事是为了让他们“消闲”之余,多点收入。

得知王春菊的创业经历后,锦南街道相关负责人主动上门了解需求。“知道她有贷款需求后,我们通过妇联落实了70万元巾帼贷,还通过利息补贴,为她减轻些负担。”街道工作人员说,乡村振兴需要激活人才动能,面对王春菊这样的返乡创业人才,要为他们的干事创业做好服务保障,让他们守着田间地头也能致富奔小康。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孙梦蕾 记者 管光前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