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萧山区→从江县、利川市:萧山区六大领域精准施策
发布时间:2020-10-23 10:45:59

天使妈妈 贵州省从江县人民医院蒙玉香 新生儿科三年就挂满了锦旗

“宝宝乖,睡觉觉。”贵州从江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病房里,34岁的蒙玉香护士长正在哄一个刚检查完身体的新生儿睡觉,看着怀中缓缓入睡的可爱宝宝,蒙玉香脸上也是藏不住的欣慰:

“从事护理工作已经有15年了,但现在抱着新生儿的这份踏实感,我也是这两年才体会到。”

以前新生患儿稍不稳定就要转院

2017年以前,从江县人民医院并没有专门治疗新生儿的科室,刚出生的病患儿只能放到儿科治疗。

“那时候其实就没有新生儿科的概念,新生儿用的暖箱也只有6个,遇到健康状况稍不稳定的新生儿基本没办法治疗。”蒙玉香说,就只能建议家长把宝宝转到贵阳市、凯里市医疗条件比较好的大医院去,可转院一次,路费就需要2000-3000元,这对很多当地的老百姓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更别说之后的治疗费用。

“那时候经常会感到很愧疚,毕竟是我们医院设备不齐全,技术不到位,给病人带来了负担,尤其是有些新生患儿的家属,负担不起转院的费用而选择放弃治疗小宝宝时,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蒙玉香眼里充满了无奈。

萧山送来了新生儿科

转机出现于2017年。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蔡勇,多次到从江县人民医院考察之后,与医院达成共识,决定建立新生儿科。

“当知道我们医院要建立新生儿科时,心里就激动得不行。”蒙玉香说。

2017年10月12日,从江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正式启用,这是全县唯一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在萧山的帮扶下,科室也配置了多台高级国外进口新生儿呼吸机、多参数监护仪、血气分析仪等设备,并分批次将萧山的医疗队伍输送到医院进行技术层面的帮扶。今年,随着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蔡勇的到来,更是让整体的医疗水平有了极大提升。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让蒙玉香满怀感激。

三年,新生儿科挂满了锦旗

今年3月,蒙玉香听说一个远房亲戚家中刚出生的宝宝患上了病理性黄疸,当地医院没办法治疗,她就建议亲戚到自己所在的新生儿科治疗。

“当时当地医院检查出来之后建议转院到贵阳,并说只能通过换血治疗,我们这边之前有这样的病例治疗成功过,所以就建议来我们这里。到了我们这里,治疗了一个多星期就痊愈出院了。”

医护人员的高超技术和悉心照顾,让原本生命垂危的新生儿在这么短时间内喜获新生,宝宝的家长不住地感谢,送来了一面锦旗。三年来,这样的锦旗已挂满了新生儿科。蒙玉香说,每次看到这些心里就满是自豪和感激。 

摇钱花

湖北省利川市诸天村孙国胜 “杭红花”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最近,向红英、孙国胜夫妻俩一有空就往萧山利川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里赶,看看棚里的“杭红花”,打扫打扫园区,种种蔬菜。

两人一个月现在能有5000元的收入,比起过去,两人收入增加近四倍,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走上了小康。儿子也走出大山,考上了湖北襄阳的一所大学,学习汽车修理。

谈到今天的好日子,孙国胜的喜悦洋溢在话语之间,“努力做活,我们夫妻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在屋门口可以上班,收入比以前多得多!”

一根手指,撑起一家三口

两夫妻因小时候的一场意外,两个人加起来只有七根手指。村里好多人外出务工,可孙国胜却因为肢体残疾屡屡被拒,“没办法,我一根手指做不得重活,没老板要我,只能回村子种地。”

夫妻俩都是二级伤残,每个月能领到300元补助,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一开始的几年,孙国胜也没敢大面积地种田,对于只有一根手指的孙国胜很是困难,“是没得办法干活,都是被逼出来的,不然哪里活得下去。”

“后面家里头开销大咯,不多种点地怎么办?我包了三十多亩地,种蔬菜和辣椒,辣椒多些,甜椒、朝天椒、条椒、螺丝椒……那时候累得很。”孙国胜夫妻俩一年里头多数时候都在田间地头苦干,“二月开始要育苗,五月把苗苗移到大田里,七月把菜卖到市场里,等到冬天翻土除草,辛辛苦苦一年也只能赚上六七千块左右。”

“杭红花”开,好日子来

2019年9月,萧山利川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从杭州引进的10万余棵西红花种球,在诸天村农舍临时改造的催芽温棚内,绽放了第一朵“山川之花”。这是利川的转机,也是孙国胜夫妻俩的转机。

走进这里的萧山利川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新启用的投资700万元的全自动恒温玻璃大棚内,西红花种球整齐地摆放在一排排铁架上,大家都在静候它们一个月后的花开。

说它“稀罕”,是因为一株西红花只产三根花丝,烘干后每根重约0.02克,目前全国西红花种植面积也就几万亩,在市场上论克卖还供不应求。

作为贫困户,夫妻俩被安排进了园区工作,每天打扫,看管“杭红花”,“园区里干净,打扫还松快些,而且骑电瓶车过去只要十几分钟,很近的。”

进入园区工作,夫妻俩算是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妻子向红英还有一个更大的想法,“要是以后我们也能种上这个‘杭红花’就好了,生活肯定一天比一天好。”

对于很多村里人的这个想法,项目负责人也说,接下来将探索“农民合作社+扶贫产业园+贫困户+专业市场”产业扶贫模式。届时,技术成熟后,可雇用当地农户种植西红花,再由当地村镇成立农村合作社负责运营,带动老百姓和农业企业把整个产业做起来。产业扶贫带去的,是实实在在的收入。 

萧山区从江县、利川市

萧山区六大领域精准施策

2018年以来,萧山聚焦互访交流协作、资金项目、重点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就业等六大领域,精准施策,覆盖贫困人口约三万人,全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工作。

萧山从江产业合作充分发挥萧山产业优势,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打造萧从特色产业项目,共惠及贫困人口6427人;合力打造的“洛贯产业带”,2018年以来新增实际投资额5.53亿元。在从江共创建帮扶项目51个,产业项目已实现分红920.9万元,覆盖贫困人口共10973人。

为精准帮扶利川,萧山派出4800余名驻村干部吃住在村,1.6万名干部结对帮扶,推动各级党员干部一线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实施产业扶贫,民宿旅游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万户4万余人脱贫致富;茶叶产业吸收5500余人就业,带动1万余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金融扶贫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72万笔14.98亿元,被定为全省唯一的金融扶贫示范县。2020年4月,利川市退出贫困县(市)。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夏琴 培训生 俞婷莉 通讯员 孔鹏飞 钱潇 胡谌昊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