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临时陈列展丨陶韵瓷魂——中国陶瓷文化巡礼展
发布时间:2020-03-18 20:00:00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

为了最大限度避免人群聚集带来的传染风险,

官博已经闭馆近两个月了,

如今疫情尚未结束,

大家仍不可放松警惕。

疫情之下,

官博君为观众们,

准备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本期推出的是官博对外巡展

“陶韵瓷魂——中国陶瓷文化巡礼”

该展是官博2018年对外推出的临展项目,

先后在慈溪市博物馆、武汉博物馆展出,

获得反响热烈。

本期我们通过图文的形式,

将它转化为线上展览,

让您随时随地掌上看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展览的精彩内容吧▼

展览基本概况

“陶韵瓷魂”展览以官博“中国古代陶瓷文化陈列”为蓝本,从一颗“陶瓷树”入手,概括介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展览以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的陶瓷制品为代表,从日常生活、茶酒文化、文人世界、丧葬文化、宗教文化、中外交流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让人们在了解中国陶瓷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感受陶瓷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一单元 根深叶茂 强干繁枝

说到中国陶瓷的悠久历史,人们常常用“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来描述。但依据丰富复杂的考古史实,中国陶瓷史并非单一的线性发展轨迹,而是一个时空联动、立体开放的系统,在时间推延的同时,空间也在迅速拓展,内涵在不断丰富。它的产生发展恰如生物的演变进化一样,似一种树状结构,一棵扎根岩隙、枝繁叶茂的大树。

这棵陶瓷树以泥土岩石为躯体和骨肉,而实用功能、工艺技术和审美风尚,正是哺育它不断成长壮大的空气、阳光和雨露。今天,陶瓷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棵历经万年的参天大树,至今仍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二单元 昨日起居——陶瓷与日常生活

寻常百姓家,吃喝拉撒睡。陶瓷作为实用器与人们的饮食起居须臾不可离。史前时期,不论炊煮烹蒸、佐餐进食,还是食物腌制、蓄水储粮,陶器担当了人类饮食活动几乎所有角色。金属器皿发明之后,陶瓷基本上退出了炊具的行列,但瓷器藉其卫生光洁、价廉物美之优势继续垄断了平凡人家的饮食器具并延续至今。中华饮食文化推崇的是“色、香、味、形、器”,其中的器美就主要落实在陶瓷身上。

瓷枕是安然入眠的良侣,更是夏日消暑之首选。室内有瓷炉薰香驱秽,小恙用脉枕问医切脉。至于漏液内急,则有设计精妙的各式虎子。陶瓷进入黎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的生活品质。

晋青瓷大洗

子母口,弧腹,施灰青釉,胎呈米黄色。腹部饰四道弦纹。外底无釉。

西晋青瓷弦纹罐

圆口,丰肩,肩以下渐收至底,平底内凹。口沿下有二道弦纹及一道凹弦。肩部饰二组双弦纹,间夹二道网格纹带。灰胎,细腻而坚致。内无釉,外满釉不及底。釉色青中泛灰绿,釉层薄,不匀。底部露胎处局部呈暗紫红色,且有泥点垫烧痕迹。

西汉原始瓷温酒器

圆口,与器面平。器面斜广肩,折腹,至底斜折收,肩腹处四面各贴饰一系绳环耳,平底,下以三蹄型足承托。器面以口部为中心均匀分布4个圆形镂孔,形成中间1大四周4小形式。器面从口部开始等距装饰5组双弦纹,除1、2组弦纹间饰两周戳印小圆珠纹外,其余都间饰三周戳印小圆珠纹。在第四组圆珠纹文中间,以器口为中心四边各有一小三角孔,以工具斜插而成。施青釉,釉色偏黄,釉层稀薄,有脱釉及小磕损现象。腹壁至底及三足均不施釉,胎体厚重,胎色灰白,烧成后呈暗红色。

第三单元 茗香醉海——陶瓷与酒茶文化

饮酒是很早的事情,新石器时代的陶鬶、陶盉、陶杯等器物,应该是酒具的滥觞。商周秦汉,酒具多由青铜器和漆木器承担,但它们昂贵而笨拙且有碍于健康,随着瓷器的出现次第退出历史舞台。茶的出现要晚,然无论是普通的消暑解渴、保健养身,还是高雅的风花雪月、低吟浅唱都离不开茶。“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陶瓷以其至洁至丽的品质从一开始便成为茶具的首选。唐代以降,虽茶饮之法不断更新,但器具之主流始终是陶瓷,越窑青瓷瓯、建窑黑釉盏、宜兴紫砂陶壶皆为一代名器,各领风骚。

北宋青瓷葵口小盏

侈口,圆唇,斜直腹渐弧收成平底,圈足外撇,口沿呈六瓣葵口状,腹壁上相应有6条凹痕,呈瓜棱状。通体施青釉,釉色较纯净,有乳浊滋润感。

南宋龙泉窑青瓷盏托

托圈形制近似弧腹盏,敛口、弧腹,下部为圆盘形托盘,盘边向上略翘,中部中空与底足相通,足为高圈足、微外撇。托圈口沿及底足刮釉、呈火石红色,口沿小部磕损处可见胎体灰白,通体施粉青色釉。器物石膏修复。

第四单元 画堂清斋——庭院·厅堂·书斋

过去的达官显贵往往营筑私邸豪宅,以为致仕退思、休憩行乐之归宿。庭院系主人与眷属户外活动的地方;厅堂则是主人接待八方宾朋之场所,也是显示其尊贵气派、风雅品味之所在。然而,不论炫耀富贵还是附庸风雅,陶瓷器都是其布置和陈设之不可或缺者。

香闺书斋是指古代诗礼簪缨之族的卧室和书房。陶瓷朴素清雅,温润如玉,成为文人雅士、淑姝名媛钟情珍爱之物。文房用品、晓妆之具,乃至熏香设榻、陈设把玩,在这份绵亘不绝的风尚中,不仅提升了陶瓷的艺术品味,更体现了中国文人士大夫恬静内敛的文化品质。

清蓝釉描金龙盘

敞口,浅腹,圈足,白胎,胎质致密。盘内施蓝釉,口沿描酱彩,盘中央用金彩描一正面龙形象。盘外壁施白釉,略显青色,绘三组棕红色竹叶纹。足底白釉,有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二行三列篆书款。

清中期祭红釉印盒

印盒扁圆形,弧盖,浅腹,圈足无釉垫烧。盒身和盒盖子母口相合,且子母口无釉。印盒外部至圈足施红釉,釉色深沉如初凝之牛血,习惯上称之为“祭红”,系铜为着色剂,经高温还原气氛烧制而成。釉面有细小的橘皮纹。盒身口部有部分现白色,是红釉高温焙烧下流淌隐露胎色形成。印盒内部及圈足底部施白釉,微微泛青。圈足底部以青花书写楷书“宣德年制”四字寄托款。

第五单元 慎终追远——陶瓷与丧葬习俗

死生亦大矣,不亦悲夫。事死如事生,使中国的丧葬习俗历史悠久,礼仪繁琐,反映了中华民族慎重追远、孝行天下的传统习俗。

随葬品是丧葬的重要内容。陶瓷以其相对的廉价、可塑造和入土不朽等优点成为众多随葬品中的杰出代表。在众多随葬器物中,陶瓷的使用起源早,历时长,数量大,品种多。它们大致可分为明器、日用器和葬具三大类。

战国原始瓷鼎

直口,平沿,上腹较直,下腹弧收成平底,口沿上安对称半环形耳,腹底部附三扁条形实足,外撇。胎呈黄色,内壁及足外侧局部施青釉,有脱釉及缩釉现象。

战国原始瓷淳于

平顶,顶端设半环钮,顶部作直口浅盘状,平唇,圆肩,下部收敛成桶状,略有细腰,足部略向外撇,体腔两侧设出脊。顶面和定沿满饰云雷纹,于上刻一周带状云雷纹,隧部刻划有两个长方形轮廓,内刻云雷纹。胎色呈淡土黄色,施青釉,釉层稀薄不匀,下方无釉。

第六单元 礼佛敬天——陶瓷与宗教世界

瓷器诞生和佛教传入中土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所谓巧合结缘,从它们彼此的关系上得到了绝妙的印证。汉魏六朝青瓷中的佛像和莲瓣纹装饰,是释家教义渐入民心的体现,也是当代研究佛教文化的珍贵资料。唐代法门寺、五代虎丘塔和北宋灵石寺塔等地宫出土的越窑秘色瓷是善男信女对佛祖的供养。宋元以降,名窑辈出,各路匠师更是奉献了许多菩萨罗汉和仙道人物,或庄重肃穆,或睿智诙谐,使精神的宗教世界生动而亲切。

南宋龙泉窑青釉印花象耳方瓶

瓶方形盘口,长直颈,颈部四壁垂直贴剑首状蕉叶纹,蕉叶纹中心以竖弦纹分左右两部分,均印竖排回纹,颈置对称双兽耳,耳近下部有菱形环,环外表面以回纹装饰,兽耳穿环而过并由釉水将二者粘接,不可活动。斜肩。方腹四面鼓起,腹外壁由上而下以回纹、忍冬纹、回纹装饰,回纹横向分布且为印花,忍冬纹为贴花。腹下接方形喇叭状足,足外壁贴饰变体忍冬纹,似走兽回首长啸,足底平底且在近边缘处凸起一圈方圈足。瓶内外施青釉,釉面乳浊而不失清亮,圈足刮釉露胎处大部分呈火石红色,少部分因使用磨损而露出灰色胎体,胎质致密。整件器物由残片拼对粘接并经石膏修复而成。

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

圆口,口沿平出,短直颈,扁圆腹,下承三足,三足外撇,足底无釉。肩部饰一圈凸棱,凸棱至各足外沿有一道出筋,三足内侧均镂一小孔。口沿有四处缺损,最大缺损处有一道裂线,一足粘接且有磕损,另两足足底有小磕。胎灰白致密,施乳浊厚釉,釉色翠青。

第七单元 陶瓷之路——陶瓷与中外交流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以广博的襟怀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从而以强大友善之身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这种交往中,陶瓷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为了生产出更加精美的陶瓷产品,除不惜工本从国外购进原材料,又在陶瓷造型和装饰上吸取外国的文化因子和异域的艺术元素。另一方面,自九世纪中叶开始,中国瓷器作为大宗商贸产品,不断输出国外。越窑、龙泉窑、长沙窑、元青花、明清彩瓷,名品辈出,各擅胜场。这种输出,不是一种单纯的商品输出,中国瓷器在将其艺术魅力展示给人类的同时,也将其制作奥秘无私地传播给了全世界。

精美的中国瓷器,宛如一张张中国名片,在给世界人民带去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的同时,亦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文化的使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唐长沙窑点褐彩青釉水盂

圆唇,敛口,圆肩,扁鼓腹,实心圈足外撇,肩、腹部施三组不规则酱褐色彩斑。灰胎,内外施灰青釉,不及底。

来源: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