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博物馆丨文物故事·探访杭州淳安博物馆②·方腊起义刻石
发布时间:2020-05-06 10:17:51
方腊起义刻石,长39厘米,宽16厘米,重约16.16千克,天然鹅卵石,呈不规整的椭圆体,四面皆阴刻楷书铭文。
其首有四字无法辨认,共11行,记载了方腊起义和被俘的时间、地点,以及义军攻打赵宋王朝州、县的路线,与史志、宗谱等所记相吻合,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方腊起义刻石
方腊起义刻石全文:(前四字字迹不辨)庚子十月初九日,睦州青溪县万年乡方十三作逆,名臈(腊),妻姓邵。至十二月出洞,初五烧人家屋,打到杭州,便打秀口(州)城,不开。丑年三月,天兵捉焉。四月廿七日,辛太尉入洞收下入京,改为严州淳安县。丰源院僧用琴记。
丰源院是淳安县文昌镇王家源村的古寺院,现尚存遗址。相传丰源院用琴和尚,因寺院被烧,无家可归,坐在丰溪边受冻挨饿。用琴和尚是方腊起义的目击者和“受害者”,他用刻刀将方腊起义的全过程刻记下来。
1988年3月,王家源村出土了方腊起义刻石。现为淳安县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
来源:杭州学习平台 作者:鲍艺敏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