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杭四无粮仓
嘉庆《余杭县志》仓廒(áo)篇有“积储为济民之实政,而仓廒又积储之先务”之语,仓廒,储粮处所也。余杭自古以来对粮食储藏相当重视,粮食仓储建设得以长足发展。
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出现的干栏式房屋建筑(在地上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然后在板面上建房),学者认为这既是余杭先民的居室,也是储藏稻谷的仓库,是史前社会长江下游地区一种别具特色的“粮仓模式”。干栏式的最大优点是防潮、通风。甚至最初的干栏式建筑可能就是为解决稻谷的大量储藏而设计的。
我国实行粮食专仓储备制度约创于春秋战国之际,秦继之,兴盛于汉,至隋唐已具宏大规模,史称“资储遍于天下”。余杭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粮仓古迹恐怕是“余杭仓城”,唐顺宗永贞初年(805年),由刺史张纲奏置。位于余杭旧县治以东二里的安乐山,每个仓房高二丈,上广八尺,下广二丈,多达四十余间,周回四里一百五十步,筑仓为城,城内还有更早的唐天宝八年(749年)采访使奏置的常平仓(官府为实现粮食储备价格调控所设的专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余杭仓城”至五代吴越时为钱氏所废。
两宋时期,太湖流域已是全国重要的稻米产区,尤其是到了南宋时期,都城迁至杭州,余杭地处东南的财赋中心,各地粮食通过运河运输,城北所聚漕粮多为苏、湖、常、秀、润、淮稻米,粮源可谓近水楼台。“江湖米运输京师(杭州),岁以千万石计”,当时临安有大的粮食仓库八个,储粮千万石,可备临安城二三年之需。今余杭“仓前”地名的由来,即因临安便民仓所在而得名。
元明时期,余杭的粮食储备比较充足。特别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后,极为重视仓储,敕令各地方政府在当地设立预备仓,籴粜收贮以备凶荒,并择请当地年高笃实者进行仓储管理。曹菽园《栖水文乘》:“预备仓始名老人仓。明初,令天下州县乡都各里置仓,择耆老一人主之,故名。正统间,户部奏遣郎中刘广冲巡行两浙,劝立预备,遂改老人仓为预备仓”。张半庵《栖里景物略》:“(预备仓)按此仓名为义仓,有二所:一属仁和,在镇之南奉真观之右;一属德清,在镇之北大善寺之右,俱万历初重建”,其中塘栖仁和仓“按其基地,系藉没姚、沈二姓民产,故姚氏墓,共有四亩零几分,初署曰预备”,明季犹存。明末清初张有道《题栖水助义仓》诗:“水上连廒南北殊,残黎粒食此中需。百年保乂浑无事,知是神皇励政图。”
整个明代,余杭地界上共建有常平仓四个,分别在余杭县治东南三里五显庙对面,以及瓶窑镇、长乐镇、闲林镇。有预备仓七个,分别在县治东南一里的际留坊、东南二里的德茂坊、县北二十五里的后杳界和石濑,以及当时属仁和县治的临平镇,塘栖镇(有两个,一属当时的仁和县,一属当时的德清县)。县仓一个,在县城东仪门内之东。便民仓一处,在灵源二三保城西桥东,嘉靖年间迁至步伍桥东。其中塘栖镇逐渐成为杭州的主要“粮仓”,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储米达数十万石,而当时整个浙江规定运京的漕粮每年才63万石(《大明会典》)。
到清代,余杭粮食仓储已经十分成熟,地方政府对重要的仓储设施逐步重建,并且不断予以添建和完善。例如:康熙元年(1661年),余杭知县宋士吉同县丞王家善重修仓前便民仓,新造后厅、川堂,并建造和加固围墙。康熙十四年(1675年),余杭知县王奎光重修东关外便民仓坐厅三间,计仓廒二十二所。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余杭知县龚嵘在仓外缭以周垣,并筑临河之堤磡,以资完固。后又查案旧址,对县治东南的两个预备仓进行修建,设法积谷,以便赈济。捐俸建设仓廒房屋,积谷一百石,并劝率各里积储。至雍正五年(1727年),余杭地方政府又添建仓廒六间,每间贮谷五百石。雍正七年(1729年),添建一十九间。雍正八年(1730年),添建一十六间。
明清时期不但地方政府重视粮食储备,民间也拥有大量的粮食库存,初步实现了地方粮食安全的多元化。以塘栖为例,商人利用春秋季节之差,以丝易米,造就了著名的米市。旧志称:“市中富贾,外境贩入米,炤期上栈,明岁春夏之交,开仓易丝,以获其利”(《栖里景物略》卷一)。这种利国利己的商业模式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有识之士的推崇。李杭《问心牍》:“夫唐栖四面水乡,各省直米豆与诸货物辐辏,缙绅及富厚之家,皆于此置造栈房,或自积营利,或召贮取租,其来久矣。大抵米粟出产有限,积囤无穷,秋成谷贱则收,次夏丝齐则发。换易之利,积计复至数倍。合无因其栈房之便,积囤之利,劝令随力加积,据实报数,其县或置一簿,听各栈户认填,余积米若干担,除五月间换丝发变外,务照原认米数,于青黄不接时候,督令湖墅发粜接济。省下饥荒仍照时价,不亏原本,彼则总之取利,我则借以济荒,又或官有帑银,即令唐栖积米之家领批附籴。其人起家斗斛角糠之间,计算必精,驾轻就熟,其从必勇,而又得借官批庇,其新米所利,亦不少舳舻衔尾。因公及私,此诚两便之道也。”(《荒政丛书》卷一。)
清末民国初期,余杭仓储设施或废或毁,仅有县东便民仓尚存部分,计头门三间,仓厅三间,川堂一间,上房五间,仓神殿三间,头门一座,仓廒六十间,厨房二间,照墙一堵。四面围墙二百五十丈,又披屋两间。光绪二年(1876年),水毁冲塌颇多,后重修。与此相反,民间粮食贸易发展迅速,粮食储备和应急功能逐渐由市场来实现。民国时期,塘栖的米行多至80余家、临平14家,一些米行资本雄厚,如塘栖的“袁桐春”,有银洋12万以囤米,年进出约2万石。其余大多为中小业主,主营门售,兼营批发,并代客买卖,赚取佣金。余杭塘栖和杭州大关、海宁硖石为杭州地区水路联接的三大米市。由于粮食贸易发达,市场竞争激烈,各店均非常注重大米质量和价格稳定。但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控制粮食,客货运输中断,商户凋敝,各家相继停业或转行,临时摊贩崛起,粮食市场陷入混乱,如临平市场出现了大米掺水掺杂,以9斗作1石的陋习,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尤其是发行伪储备券以后,米价直线上升。
抗日战争胜利后,虽然商业逐渐恢复,如1946年,余杭境内有粮油商号259家,粮油加工厂17家,但粮价仍一夕数涨,当时临平市面上大宗交易或借贷,均有以米价折算的现象。为稳定米市,加强储备,国民政府甚至将余杭镇东门头的三大商会会馆悉数改建为粮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余杭粮仓大都由旧庙宇、祠堂、会馆、民房等旧建筑改建而成。至1953年,余杭县有粮仓80座。1953年冬,余杭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农民生产的粮食除留起口粮、种子、饲料粮外,全部由国家统一收购,粮仓应需而建,管理水平日趋提高。1952年年底,实现“无虫”粮仓8座。1954年,创建“四无”(无虫、无霉、无鼠、无雀)粮仓30座。1955年,中央粮食部门总结余杭经验,“四无”粮仓标准(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在全国粮食系统推广。1987年,余杭共有粮仓360座,建筑面积71919平方米,总仓容量11.9万吨。其结构大部分为房式仓,共246座,仓容量8.7万吨,占73%,其他拱形仓13座、土圆仓34座、方仓4座等。1993年1月,粮食销售市场放开,粮食在超市、商场、便民粮店都有供应,价格也随行就市。1998年,粮管所转制分离,仓库也一分为二,其中收储公司198座。之后随着城市化日益推进,旧城改造加速,旧仓库陆续拆除,今尚存储粮仓库86座,仍多以老旧、偏远为主。为集中储存储备粮,2004年在仓前镇开工建设2万吨级的现代化中心粮库,2006年投入使用,2010年因杭州征用拆除。2007年,为保存仓前“四无粮仓”旧址,余杭区粮食局开始筹建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2009年7月8日开馆。2013年,“仓前粮仓”成为全国重点文件保护单位。至2013年,余杭有良渚、瓶窑、径山3个现代化中心粮库,在建1个5万吨级的余杭区中心粮库。
▲ 建国后农村建造的土粮仓(余杭鸬鸟镇)
▲ 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