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淳安博物馆丨“十佳利用”单位候选——浪川乡鲍家村鲍氏宗祠
发布时间:2020-05-09 10:16:33

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十佳利用”单位候选——浪川乡鲍家村鲍氏宗祠。

位于淳安县浪川乡鲍家村中部的鲍氏宗祠,是鲍氏族人用于祭祀祖先、婚丧礼仪、节庆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据《鲍氏宗谱》记载,该祠始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于清多次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

鲍氏宗祠又名“爱敬堂”。人伦之道爱敬而已矣,爱本仁,敬本义。孟子曰:人之实,事亲也;义之实,从兄也。爱所以为孝也,敬所以为悌也。

鲍氏宗祠,坐南朝北偏东,为砖木结构;祠堂由门楼、门厅、正厅、后厅四部分组成中轴线,两个天井,平面布局为三进左右对称结构;占地面积1425.9平方米,建筑面积876.9平方米。

鲍氏宗祠东、西、南与村中民宅相邻,祠堂前有一小院,小院东西两边用清水砖砌围墙,北面是一砖砌的拱形大门,大门两侧用鹅卵石垒筑围墙,古朴而有韵味。院落门前有一清澈的溪流,回环穿过,别有生趣。

门厅七开间,三合土地面,砖木结构,采用抬梁和穿斗相结合的形式,双翘角,歇山式屋顶,花砖脊线。有雕刻精美的窗花、门拱、牛腿、月梁,木料粗壮,雕刻精美。正厅前天井呈长方形,四周面板全部由石板铺设而成,侧面以鹅卵石饰面,中部设一条甬道,天井地面向前后泛水,暗沟排水。

正厅三开间,三合土地面,砖木结构,两坡子孙瓦,两边马头墙封护。明间抬梁式,九架椽用四柱,五架椽设装饰屋面,金柱间设一道屏风,正上方悬挂着“爱敬堂”的匾额,戏台台面破损,添设两柱设八字形太师壁。正厅的柱础石雕很有特色,上面刻有书签、宝剑、葫芦、折扇等图案。前檐柱头上设牛腿,前檐上出高于两边厢房,后檐柱设墙分内外,采用椽头出水做法,减少雨水对墙体的淋刷。后厅前天井呈长方形,四周面板由石板铺设而成,侧面由鹅卵石贴面,天井地面向前后作约5%的泛水,暗沟排水。后厅五开间,三合土地面,设檐廊,砖木二层结构。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山墙为马头墙。该祠堂雕刻精美,用料粗大,做工考究,文物价值较高。

鲍氏宗祠整体看去门楼气势宏大,雄伟壮观,祠堂的雕刻十分细致,正堂有门拱,后堂有雕刻装饰,是鲍氏族人祭祖、举行各种仪式的重要场所。作为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聚居村落,人丁繁衍,至今仍然有一千多常住人口,各个时期皆有人在维护,祠堂格局基本完好,保留了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信息。而且鲍氏宗祠选址合理,坐北朝南,后以村落民宅为依,前有小院和溪流,负阴抱阳。营造采用了传统的砖、木、石为材料,选材粗大、考究,建筑技艺高超,充分体现了鲍氏家族先人的聪明才智。

相传,石塘鲍君时令公为人和易谨厚,敢与不苟。年五十未育子。一日于黄泥岭脚亭中见四座无人,有一包袱;候数时无人访觅。拾回开视有白金约三百余,即后抵亭中候遗金人,次日有人到亭中,问其故,人曰吾乃邻县淳安人氏姓何名某为父陷罪欲入闽中活命而五内迷乱;昨一更后至马金旅邸中乃觉。今恩人拾得,余当平分以谢子。公出金罄还之,分毫勿取。次年育一子,诞于还金之日,后子孙繁衍昌盛。

现如今的鲍氏宗祠也是鲍家村的“文化礼堂”,我们可以看见在宗祠内的横梁上挂着的十几盏灯,也大有内涵,是浪川乡鲍家村鲍氏纸扎出品的宫灯,鲍氏纸扎2017年被列入县级非遗项目。灯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需70余道工序,10余个工作日才能完成,而制作道具又十分简单,全凭心灵手巧。因为做工精细,制作难度大、成本高,故这类宫灯在古时多见于大户人家和书香门第家庭,且一般成对出现,挂于房屋正厅两侧,祈祷生活平安富足,祈祷揭榜高中。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发现点亮光源后,灯内的花鸟虫鱼是徐徐转动的,而且两边的转动方式还不尽一致呢,其制作精巧可见一斑。

为了保护好祠堂及历史文化,于2016年成立了浪川乡鲍家村文化礼堂理事会,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负责各种祭祀活动,对内做好团结和谐工作,对外加强各村联谊,建立专人看管制度,整理祠堂资料,世代相传。

来源:千岛湖文旅体发布   作者:王文 宋敏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