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丨工美云课堂·线上第二课堂(一):“伞”是怎样起源的?
发布时间:2020-05-10 13:58:49

今天小匠为大家介绍一样江南地区必不可少的物件——

关于伞

最神秘的是它的起源

因为至今都没有定论

在工美馆群之一的

中国伞博物馆里

就有关于伞起源的五种说法

起源一:荷叶

关于伞的起源最朴素的看法认为,伞是从荷叶转变而来:

一种认为,在4000年前,有儿童在下雨时头顶大荷叶行走,雨珠从凸面的荷叶斜边滚落下来,于是启发人们发明了伞。

另一种则说,3000多年前周武王带兵打仗时遇暑热,路过荷塘时士兵们就摘取荷叶来遮挡灼热的阳光。有士兵说:如果随时都能带着荷叶就好了。这句话触动了周武王,他命令工匠加以研制和改造,于是发明了伞。

起源二:亭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鲁班造伞”的故事?在南宋诗人魏庆之的著作《诗人玉屑》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鲁班在乡间干活时,妻子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于是沿途建造了一些亭子,遇到下雨可让妻子在亭内暂避。然而,到了夏季,雷雨天气说来就来,固定的亭子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云氏还是经常被雨淋,鲁班又着急又无可奈何。一天,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顿开。他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骨架,装上把柄。“伞”就这样问世了。

起源三:笠—簦

一些古代文献记载,伞是在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笠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啦,它是一种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时候,可离不开它。而且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五帝本纪》就有舜戴雨笠的传说。那簦(dēng)又是什么呢?唐代颜师古在注《急就篇》时有过详尽地说明:“簦、笠,皆所以御雨也。大而有把,手执以行,谓之簦;小而无把,首戴以行,谓之笠。”所以,簦其实就是安装了手柄的大笠,簦和笠都可用来挡雨,其中,除了材料不同以及没有收放功能之外,簦和今天的伞几乎没有多大区别。

起源四:华盖

从历史的角度看,最初用于遮阳避雨的是一种不能开合的用具,名叫盖。它的构造,是一顶圆形布盖子下边支着一根长棍,不能收拢也不能伸展。

相传华盖最初出现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时值春末夏初,风卷尘扬,烈日炎炎。黄帝命人在战车上撑起“华盖”来遮住阳光、挡住风沙,好看清对方的阵势。后来,黄帝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人们以为是“华盖”保佑的结果,从此便将其视为荣誉和权力的象征。而伞,就是在华盖的基础上发明的。

起源五:车伞

以上都是传说和文献记载,而从考古资料看呢,与我们今天使用的伞最接近的是一种战车上的车篷,因此有人认为伞起源于车伞。战国时期的车伞造型已经与后来的伞形非常接近了,但是你会发现,车伞并没有伞斗,它的伞骨直接插入伞柄上端的盖斗中,这就导致车伞并不能开合。而且车伞的体型比较大,骨架主要材料为木、漆和青铜,伞面材料可能是绸、布或兽皮。

来源: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