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提线木偶
Q:什么是提线木偶?
A:提线木偶是从上空提线操纵木偶形体进行表演的一种戏剧形式,是南宋时的一种民俗活动。当时,木偶戏自临安(现浙江杭州)传入温州泰顺以后,便在当地流传发展起来。
Q:在漫长的岁月里,提线木偶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变化呢?
A:最早的提线木偶可以追溯到宋代末年元代初年,大约是700多年前。木偶的造型是五显灵官,是我国民间信仰的神仙。它是在泰顺三魁镇薛宅村被发现,至今仍作为神像被保留和供奉于寺庙中。
到了明清时期,也就是距今600多年前,泰顺提线木偶迎来了鼎盛期。当时正因为泉州移民大举迁入温州,随之带去的还有南派木偶艺术,与泰顺当地原有的木偶艺术交流融合,进一步促进了泰顺当地木偶戏的发展。据统计,当时全县最少有108个木偶戏班,到了清末,也就是100多年前,泰顺当地的木偶戏班达到120多个。
后来由于战乱,泰顺木偶戏遭到严重地破坏,直到1978年以后,这一艺术才得以真正复苏。
那么
这么一尊小小的木偶
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下面
小匠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泰顺提线木偶的制作工艺
木偶戏表演的核心载体是木偶人,制作完整的泰顺提线木偶需要雕刻木偶头、木偶手脚,制作线牌头,编制腹笼,制作头盔、纱帽,以及其他各种辅助道具。所以我们说,这是一个囊括木雕(木偶头、木偶手脚)、粉彩(木偶脸部上妆)、竹编(腹笼)、制衣、刺绣(辅助道具)等多种手工技艺的制造过程。
先来看木偶头
01 拿到一块木料后,先要打粗坯,粗略地雕刻出木偶的五官。
打粗胚
02 修细坯,将五官雕刻得更为立体和精致。
修细坯
03 磨光,打底,刷底色。一如化妆打粉底,主要是为了处理木头天然的小气孔、小毛刺。每打一层底就要再抛一次光,完成一个木偶一般要打七八次底,抛七八次光。
磨光,打底,刷底色
04 上彩,即上京剧彩妆;开相,就是在已经上彩的木偶脸部仔细画上眼睛、眉毛、嘴巴,画出喜怒哀乐,画出不同的角色。
上彩,开相
特殊的木偶角色头内部还设置了机关,通过丝线控制,能够使木偶的眼、鼻、口、舌活动,这也就是我们觉得泰顺提线木偶生动形象的原因。
再来说说木偶身。木偶身的制作包括编织木偶腹笼、做线牌头、其他辅助道具以及装线等环节。木偶的腹笼用竹篾编织而成,胸部、臀部稍大,腰部稍细。右手为活动手,其掌、指关节与腕关节由丝线控制,可以做出执剑、挥刀、持杯、把盏等动作。
毫无疑问,精致的道具与精密的布线,保证了泰顺提线木偶戏上乘的演出质量。一般来说,一个木偶有7条提线,武角则多达18条,较复杂的表演增至36条乃至更多。艺人主要用勾、挑、提、拉等技法,表演难度很大。有些提线水平高的艺人双手提四个木偶翻筋斗混战而不缠线。
已故著名提线木偶表演大师黄泰生先生:一人操纵四个木偶
下面
一起来欣赏提线木偶表演的经典剧目
也是小朋友们喜爱的《西游记》中的桥段
《真假美猴王》吧!
当然,如果你想动手做一个
简易小布偶
也完全不是难事
这份制作教程请收好!
01
找一小块棉布,白色或彩色的均可。
02
往棉布中塞入棉花(如有泡沫球或乒乓球更好),用棉线缠绕几圈、扎紧。
03
用黑笔给你的小布偶画上五官。
04
如家里有多余的彩色毛线,可以给你的小布偶加上头发或其他装饰。
05
完成之后,可以把你的小布偶挂起来,装扮你的窗台!
这种简易的小布偶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作“晴天娃娃”,它们往往被悬挂在屋檐下以祈求天晴,主要流行于中国和日本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