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吴山管理处丨吴山遗存·一所静谧的学校,阮公祠一段尘封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0-05-11 17:38:47

吴山遗存

一所静谧的学校

阮公祠一段尘封的历史

十二生肖石

十二生肖石,吴山上最热闹的地方,几乎每个杭州伢儿都有一张爬这些形状各异的石头的照片。十二生肖石对面有一条下山的小路,沿路可以到达青衣洞、阮公祠,这条路走的人不少,但在阮公祠驻足停留的人却不多,这短短两三分钟的路,好像是隔开了热闹和清冷的界限。

阮公祠

现在的阮公祠长长的石阶直达门前,颇具气势。整个建筑由两侧厢房、大殿及跨院偏殿组成。大殿面阔五间,硬山造,坐西朝东,敞亮通透,景点说明牌上写着阮公祠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是民间祭祀阮元的祠堂。在80多年前,这里曾是杭州市私立聋哑学校(后改名杭州市私立吴山聋哑学校)的校址所在地。

吴山聋哑学校社会上知晓的人不多,但在浙江乃至中国特殊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聋人创办的聋哑学校,在办学的20余年间,培养了大批聋人学生,使他们受到了教育,弥补缺憾,发挥潜能,赢得尊重。

龚宝荣先生照片

吴山聋哑学校创办于1931年,创始人是龚宝荣。龚宝荣,1910年5月19日出生于余杭县城一个殷实之家,是先天聋哑。好在他的父母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龚宝荣的母亲曾将他送往杭州惠爱聋哑学校学习,后因他在绘画方面的惊人天赋到上海学习新型绘画。在美术界小有名气的龚宝荣193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受到当时上海滩画家、慈善家王一亭的重托,回到杭州,创办造福同病的聋哑学校。当时,龚先生的母亲深明大义,果断卖掉了家里孤儿寡母赖以生存的8亩多水田,带上全部家当,来到杭州,开启了伟大的毁家办校的历程。

龚宝荣先生物件

龚宝荣虽是聋哑人,但天资聪颖,为人豁达,善于交际。在他努力下,1931年3月21日学校正式开班上课。最初在杭州城内吉祥巷53号(现望江菜场附近)的一处民房授课,在龚先生的多方筹措下,1934年,杭州市政府破格拨出城隍山元宝心2号的阮公祠给聋校办学。

至此吴山聋哑学校正式落户吴山。当时学校面积达15亩,除了高大宽敞的殿堂,还有正房、偏房二十余间。龚宝荣又发动全校师生自己动手进行改造,这样学校教室、教工寝室、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劳作间、厨房饭厅等一应俱全,校园周边还填土建成运动场,还有菜园、果园,俨然成为吴山上的一处新景观。

民国二十五年吴山聋哑学校简报

在聋校,学生首先要掌握的是普通小学的文化科目知识,除音乐课外,课程设置完全等同于普通小学。学校着重开设国画、书法、西洋画、雕塑等课程,利于

聋生扬长避短,掌握一技之长拥有在社会立足之本。学校还开设男生木工、竹藤编织,女生刺绣、烹饪课程,创办了专门招收社会上贫寒聋人青年,让他们进入半工半读传授各种生产技能的工读班。

台湾校友制作龚宝荣先生纪念邮票

龚宝荣先生深知办好聋校需要社会的关注、支持和帮助。他大胆采取开放式办学,明确告知游客欢迎参观校园观摩教学,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景区内进行才艺表演,比如展示学生手工作品、展示书法画画作文等。1934年5月,著名作家郁达夫曾无意间到访,他观看学生作品,深受感动,并亲笔题词:“哑者能言,聋者能听,中国无废人矣!”这一切全有赖于龚宝荣先生创办的吴山聋哑学校,使得这些聋哑孩子和普通人一样也能“听”,能“说”,能“读”,能“写”,使得他们不至于成为社会的“废人”。

1937年抗战爆发后,吴山聋哑学校不得不离开吴山开始流亡办学的艰难历程,他们辗转在兰溪、淳安一带,一边教育学生课业,一边还得参加劳动种菜种粮食,自给自足。抗日战争胜利后,龚宝荣夫妻俩又与学生一起,在杭城沿街按店募集复校资金,1946年3月,吴山聋哑学校终于又在城隍山阮公祠原址复校上课。

现杭州聋人学校校内龚宝荣先生塑像

杭州吴山聋哑学校离不开龚宝荣先生,他作为一名聋人,凭借一己之力,立志造福同病,特别历经抗战流亡,二十多年坚持不懈,他堪称中国聋人创办聋教育第一人。

虽不能言,但历史不会忘记。吴山阮公祠依然屹立青山间,这段尘封的吴山聋哑学校历史也将铭记在世人心中。

本文特别感谢南京特殊教育学院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馆长马建强先生提供帮助。

文中图片部分为马建强先生提供,其余来源网络。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马建强,《中国特殊教育史话》,新华出版社,2015年4月版

陈少毅,《从聋到龙——聋人生活必读》,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来源:杭州城隍阁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