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建德市文广旅体局丨红色记忆·大洋双童
发布时间:2020-05-11 21:36:16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宣传我市革命文物,弘扬革命精神,市文广旅体局文保所人员带领“红色记忆”微视频摄制团队赶赴大洋镇拍摄《红色大洋》微视频,目前已经完成拍摄。

大洋镇,是建德市的革命老区,是建德革命火种的策源地之一。1927年9月成立中共建德县委,童祖恺任第一任县委书记。而后的革命岁月斗争中,大洋镇开展减租运动、组织建德农民武装斗争等。英雄儿女,前仆后继,在红色时期,大洋镇先后涌现出童润蕉、童祖恺、祝光焘、陈一文、胡耀先、关启先等仁人志士,为人民、为革命奉献自己,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座古老的宗祠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建于1843年,即清朝道光二十三年。祠堂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720平方米。正门开在门厅明间,仿牌楼式的石砌砖雕门楼,呈四柱三间冲天式,额枋上的童氏祠堂是用回纹砖雕装饰,正门两侧都装有扇漏窗。它是大革命时期建德地下党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也是建德县委的诞生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1999年被确定为市级文保单位。

2018年,大洋镇政府对童氏宗祠做了提升工程,把整个展厅从左到右分为三大篇章,并正式更名浙西革命史料展厅。

在家国危难之际,从这座古朴庄严的建筑中,走出了两位革命战士,他们就是童祖恺和童润蕉。

“双童烈士”革命事迹

童祖恺


生于1907年,建德第一任县委书记。

1922年8月童祖恺考入浙江省立第九师范学校。受共产党员唐公宪和进步教师竹均之的影响,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五卅惨案爆发后,童祖恺与同学严汝清等响应全国和省学联的号召,成立了“浙江省立第九中学学生自治会”,积极参加反帝运动。

童润蕉


生于1903年,建德第一任县委宣传部部长。

1927年春,童润蕉也在其弟童祖恺的鼓励和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并在这一年冬天加入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童祖恺组织召开县民大会,与国民党右派、土豪劣绅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竹均之奉命离开建德后,党的工作由童祖恺负责。

1927 年5月,国民党实行“清党”,革命被扼杀。至此,童祖恺等共产党人转入乡村从事革命工作。童祖恺先到老家大洋以接办建南小学为名,举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秘密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与此同时,已是大洋妇女协会分会负责人的童润蕉以刺绣作为掩护,担负警卫工作,帮助童祖恺、严汝清等人以童家为“据点”秘密活动。她还争取了大洋盐店(邮政代办所)杨秀风等的配合,秘密传递董超(童祖恺化名)的有关信件。

1927 年9月,中共建德县委员会在大洋正式成立,童祖恺任县委书记。

1928年1月16日,童祖恺等人在大洋召开农民协会会员大会,宣布实行减租减息,打倒土豪劣绅等决定。因土豪劣绅向县政府密告,1927年1月19日,童祖恺被捕。同年8月,童润蕉当选县委委员。后因查不到确凿证据,1927年12月26日童祖恺被具保释放。

出狱后,童祖恺继任中共建德县委书记一职。并于1929年7月16日写成《浙西现状报告》,向中央汇报了浙西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及农民革命情绪等。1929年11月,童润蕉任中共大洋区委书记。1930年春,县委改组时童润蕉任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

1930年5月9日,童祖恺奉命回到建德,参加和领导农民暴动。展开声势浩大的分粮斗争,并且取得较大的胜利。1930年7月6日,童祖恺率领队员攻打大洋公安分局,开始建德农民暴动。童润蕉也参与组织了这次建德农民武装暴动。

7月8日下午,县保安队一个连分三路围攻大洋,童祖恺和童润蕉坚持到最后撤退。保安队因抓不到童润蕉,就吊打并绑走其表哥游荣发。次日,童润蕉只身返回大洋,以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游荣发。审讯中,她守口如瓶。于1930年7月16日就义于大洋下埠溪滩,年仅28岁。7月10日,童祖恺组织郭村农民暴动失利,他和姚鹤庭等人转分水经桐庐欲去上海,因人告密,7月19日在桐庐被捕。受审时,童祖恺坚贞不屈。

1930年7月27日上午,童祖恺被枪杀于梅城南门码头,年仅24岁。

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

童氏宗祠和双童烈士墓不仅是这场风云岁月的见证者;也是革命历史的承载者,为我们传颂了先烈大无畏的革命斗志,让他们的红色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代人。(资料来源/文保所)

来源:建德文广旅体局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