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组织开展了以实施“一三三九”,留住“红色记忆”为主题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研究、宣传等活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走访革命烈士纪念碑。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无数革命先烈用一颗颗报国为民之心在革命道路上浴血奋战,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今日的繁华。 富春江畔,金家山之巅,革命烈士纪念碑已沉默挺立十九年。
从北面虎山上自然村的小道上山,别有一番境遇。微微泛着青苔的水泥台阶,两侧隐天蔽日的茂盛林木,显出一番幽静。缓缓拾级而上,聆听鸟语,倾听风声,又有青翠逼眼的佳木,清新沁人的空气,心情便在这番幽静中逐渐放空。小道分七阶,阶上筑有石桌、石椅,若是累了,也可小憩。
小道环绕至半山,视野顿时开阔。半山处设有服务区,可在此休整,整理心情。向西是平坦大道,可供车辆驱驰。向东便是长阶,直通山顶的纪念碑。
再次拾级,一步一阶,逐渐看到纪念碑高大挺立的身影,心情亦不自觉变得沉重。两侧大片的香樟树,苍劲挺拔,像一排排忠诚威武的战士日夜守护着。刚劲的枝叶,四季常青,郁郁葱葱,为游人撒下片片阴凉。淡蓝的天空,青翠的枝叶,浅褐的石阶,与挺立的石碑相和,彰显出一片肃穆宁静。
石阶两边各有一座石质的凝碧亭、千秋亭,古色古香。站在凝碧亭,极目远眺,小半个富阳尽收眼底。浩荡东流的富春江、蓄势待发的江南,巍巍鹿山,这便是前人誓死守护的家园故土。
终于登上山顶,得见纪念碑全容,历史的沉重感迎面扑来。三面高大石碑仿若三个巨人,面朝三个方向,全方位俯瞰富春大地,留恋这方曾浴血奋战的水土。又如三柄利剑,直插云霄,昭示了历史的悲壮与沧桑。正中石碑上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平淡朴实却直逼人心。于是,胸中热血沸腾,却只能归于沉默,微微鞠躬,静静默哀。
纪念碑下围有半圈2米左右高的石碑,正面刻有“革命烈士英名录”,反面刻有富阳的革命历程图谱,抚摸名录,指尖划过一个个曾鲜活的名字,凝神注视图谱,脑中闪现各种画面:在战火的硝烟中前仆后继的战士,在新中国建设中忘我工作的劳动者……耳畔仿佛也想起一声声不甘的呐喊,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号子……
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瞻仰纪念碑,我们要了解的不仅是历史故事,更要理解中国人的灵魂、骨气和精神。红色的革命精神支撑着无数的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美好未来的通衢大道,用献血和生命换来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换来了我们安逸的生活。
缅怀革命先烈,既是不忘他们用生命立下了卓越功勋,更要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建设家乡尽一份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一份力,为创建和谐社会奔向小康尽一份力。
再次凝视纪念碑,热泪在心底暗暗涌动,缅怀敬慕之心油然而生。“龙华千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股鲜艳一股红。”心是久久不能平静了。
——转载自富阳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