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拱墅区住建局丨分享·卖鱼桥,珠儿潭,半山娘娘庙……不起眼的地名背后竟有这样奇妙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0-05-13 09:30:55

卖鱼桥以前真的是卖鱼的地方吗?

半山上为什么有个娘娘庙?

这些运河人从小就说习惯了的地名,到底是怎么来的?

▲半山娘娘庙遗址 王戈 摄

欢迎走进今日的“运河探秘”,小编带着你去寻找那些古老又风趣的运河传说! 

卖鱼桥

卖鱼桥在湖墅一带,久负盛名。

据说从前有个小伙子天天在桥上设摊卖鱼。鱼行老板欺侮他老实,老是夹带一些呆鱼、死鱼贩卖给他。

一天,桥头来了个烂脚老人,坐在桥栏杆上喔唷喔唷喊痛。别人都不睬他,独有这个小伙子好心,把自己身边的零星钱和卖剩下的死鱼全送给了他,劝他想想办法,赶紧去治疗这双烂脚。谁知这老人自有诀窍,揭下贴在烂脚上的一片树叶,在鱼桶里一搅,死鱼居然全都活蹦乱跳起来。过往行人闻声过来看稀奇,一下子把鱼儿全买了去。小伙子回头再寻那烂脚老人,却早已不见了踪影。后来才知道,烂脚老人便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

▲20世纪30年代 老照片

从此以后,这小伙子把那片树叶当宝贝,只要将它往鱼桶里一放,不管是死鱼、臭鱼,一概都会复活。 消息传开,杭州城里的百姓全都赶到这座桥上来买鱼,卖鱼桥的名字也就从此被叫开了。

甘露茶亭

茶亭庙在江涨桥附近,据说庙边上原先有个甘露茶亭,说起它的来历,则与乾隆下江南有关。

当年,乾隆皇帝南巡路过这里,正是大热天,一行人口渴难耐,便去向路边一个老大娘讨水喝。老大娘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只好从水缸里舀些凉水来给他们喝,又特地在每只水碗里撒上一把砻糠。

乾隆好生奇怪,一定要老大娘说出撒砻糠的缘故。原来老大娘是怕他们猛地一下子喝太多凉水要得病,碗里撒了砻糠,他们不得不一边吹开砻糠,一边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凉水,这样就不会得病了。

▲船边丽影 老照片

乾隆一听,大为感动,回到京城之后,又特地派官员来褒奖这位老大娘。地方官奉旨在那里造起了一座甘露茶亭,每年夏天都安排专人为过路行人施茶,也就留下了这段佳话。

珠儿潭

珠儿潭也在运河边上,关于它的由来,又有一则美丽动人的传说。

传说当年龙井有一条老龙, 狮峰有一头雄狮。雄狮到处作恶,百姓吃尽苦头,于是人们去求老龙出来制服雄狮。老龙怕自己的力气不如雄狮,要求得到百花仙子的清香露。村里一个小伙子历尽艰险取回了清香露。老龙用清香露擦身子,浑身就像披上了一层铁甲。

第二天,龙狮相斗,斗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狮子钻进一个山洞。老龙追到洞口,被狮子挖出两只眼珠,一只落在西湖边的玉泉,人们称它为珍珠泉;一只落在湖墅,就是今天的珠儿潭。

▲珠儿潭

后来,老龙为了再生两只眼睛,就回东海去修炼。临走前,他在洞口打了十八个滚,那里便成了后来的九溪十八涧。狮子听到洞口哗哗的水声,以为老龙还守在洞口,居然一直没敢出来。当年龙狮相斗的地方因为沾上了老龙身上的清香露,所以长出来的茶叶也就格外清香,据说这就是名扬四海的龙井茶。

半山娘娘庙

小康王逃难的故事,在运河这一带也是流传颇广。小康王就是后来在这里建都的宋高宗。其中有一则《半山娘娘》的传说,必须说道说道。

▲半山娘娘庙 王戈 摄

故事说当年小康王逃难,逃到这里的半山。山上有个农家姑娘在树林里耙松毛,就把小康王藏在松毛筐里,上面装满松毛,把他掩盖起来。这时候,金兵追了过来,形势十分紧急。姑娘急中生智,用竹耙去扒路上的沙土,一时间满天黄沙,金兵不辩方向,就退了回去。

金兵走后,小康王非常感激姑娘,当面封她为贵妃娘娘,答应将来登基做了皇帝,一定来接她,同享荣华富贵。这件事后来传了出来,村里人都知道了。而小康王后来当了皇帝,却早把这事给忘了。这个姑娘从此嫁不出去,有苦说不出,生了重病,死得很凄凉。

村里人都说:“姑娘一把黄沙救了皇帝的命;皇帝一句话倒害了姑娘一条命。”姑娘死后,当地人在半山上替她造了一座庙,就叫“半山娘娘庙”。这座庙至今还在,是很值得去一看的。

运河流淌千年,记录了太多劳动人民的故事,无一不诉说着他们的善良,淳朴,智慧……运河传说故事作为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折射出来的运河风情与寓意,丰富而深刻。

你还听闻过哪些运河传说故事,快来和我们分享吧!

来源:杭州运河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