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丨运河遗产——湖墅上的古桥
发布时间:2020-05-13 09:55:04

湖墅上的古桥

混堂桥 在武林门外。明隆庆时,倭寇攻武林门,提学副使阮鹗命诸生林某率所练兵击之于此桥,壮士汤十八奋勇抗击,倭寇始退。

觅渡桥 在武林水门外之东,亦作灭度。泄泛洋湖之水,北抵德胜坝而止。其西有真如寺,为宋韩蕲王舍宅所建。今称密渡桥。

得胜桥 在夹城巷东。本名堰桥。宋高宗时,韩世忠击败苗刘叛兵于此,逐文今名。亦作德胜桥。

左家桥 在马塍庙之北、万佛桥之西。北宋大观年问,桐城人左世裕以贩米来杭,遂安家于此,博施济众,有善人之目,桥为其所建,因以名。殁后,里人祠之,曰左八郎庙。

宝庆桥 在左家桥东、米市巷西,旧名黑桥,明洪武初建。河港甚狭,俗名狗头颈,言其易涸也。每逢大比之年,谚语有“狗头颈通湖墅,登科者众”之说,往往有验。

归锦桥 在左家桥北,俗以鱼市所集,呼为卖鱼桥。《成淳临安志》中已有“归锦”之名。《湖墅小志》谓:明代夏时正以大理寺少卿致仕,归居此桥附近,因有“归锦”之名。此说实误。

印墓桥 在观音桥西。其地有印侯庙,庙后有墓,墓在沈香太子弄之陂田中。印侯不知何时人,或谓汉文侯印段,或谓汉敕封尚义王段鉴,或又作张印侯,皆无切实依据。

女儿桥 在印墓桥西。相传为吴越王女儿建,故有此名。附近有关,亦名女儿关,或作敉粞关,不知其义。清同治初,太平军力守余杭,钦王谢天义、康王汪海洋,自此桥纵至北新关,横至古荡,连营四十里,以与清军相搏。故此桥为余杭要冲。

粮泊桥 有东、西之分,宋时一名“梁婆”,一名“杨婆”,原为二桥。明洪武初重建,以当时米船俱泊于此,故俱改其名日“粮泊”,而以东、西别之。桥堍尚有石刻,为其旧迹。然梁婆、杨婆与粮泊音均相近,今土人读音,犹作梁婆。

登云桥 在拱宸桥西。本名豆腐桥。明代夏时正居此,后登进士,里人改桥名日“青云"。后又改“登云”。

梭橹桥 在归锦桥北。桥亭揭匾云“古娑罗桥”,系清康熙-中吴石仓居此易名,因两者音相近,今俗作“娑婆”。

来源:杭州运河遗韵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