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水城门
编者语:大运河流经城门上百座。入选世界遗产点的,仅有杭州凤山水城门和苏州盘门两处。
万株松树青山上,
十里沙堤明月中。
凤山门,杭州十大古城门之一,包括水陆两门。凤山门为南宋御街南端,旁有六部桥,为南宋三省六部诸官署所在地。门外万松岭一带,风景优美,成为骑马踏青之处,有“正阳门外跑马儿”之民谣。民国初期,拆毁凤山陆城门。
凤山水门,在凤山门东侧,横跨中河,为元代张士诚所筑,后人因其紧连凤山门,故称之为凤山水城门。凤山水城门建于1359年,历经600年风雨,是至今杭州市区惟一的一座保存600多年的古城门。
杭州凤山水城门门洞由两个不同跨径的石拱券并联而成。南券中间有方形闸槽。两券间有石雕门臼,原有木质城门。城上建有一楼,可屯兵百余,既可防御敌兵偷袭,又可开闭闸门调节河水,可惜水城门因年久失修,城楼坍圮,城墙破损,闸门今已难觅。20世纪80年代治理中河时,按照原水城模样修复,并在其旁辟为公园。公园内有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张爱萍将军题书的“银河双落”石碑一座。
钱江之水,“自龙山河涌入凤山水门”,通过城内水道,出武林门水门,和京杭大运河连在一起。凤山水城门既是龙山河的北端端点,也是扼守江南运河通往钱塘江的咽喉。2014年凤山水城门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遗产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