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丨运河遗韵——舌尖上的老杭州
发布时间:2020-05-13 10:12:45

舌尖上的老杭州

编者语:老杭州的街头巷尾,经常有一些小贩推着摊子卖一些小食,很多都是杭州的特殊名小吃。现在,虽然小摊没有了,但是街边的商店里仍然时常可以尝到这些老味道,不管是老杭州还是新杭州人,都十分喜爱。

老味道

1.葱包桧儿

葱包桧儿,这时杭州人的叫法,也是杭州特色名点心之一。以前杭州巷头巷尾都有的吃。现在可能要到大的景点才看得见,运河拱宸桥桥西头就有。葱包桧儿的做法蛮简单,现将油条和小葱裹在春饼内,在平底铁锅上放点油,压烤至春饼脆黄,然后涂上甜面酱或辣椒酱,就可以吃了。

这葱包桧儿还有故事,与杭州人崇拜的大英雄岳飞有关。早在南宋时,抗金英雄岳飞被奸臣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于是百姓用自己的方式发泄愤怒,讲秦桧与他老婆用面粉做成小人状绞在一起,丢入油锅煎炸,以泄心头之恨。还不够痛快,又用平底锅加油再压。

2.油冬冬

油冬冬,这是不晓得什么朝代流传下来的杭州小吃,很有味道。先将萝卜丝放入用水打好的面粉糊里,倒在一个小小的用铁皮做的平底斗内,放入油锅慢慢煎,一只油冬冬就做好了。与葱包桧儿、烧饼油条一样,是小时候读书去必吃的点心之一。有时学校下课后饿了,也会溜到巷口买一只填填肚皮。现在,我有时还会买一只解解馋。

3.炒白果儿

每年立冬之后,杭州街头那一棵棵银杏树上扇子形状的叶子由绿色换成金黄色,在阳光下金灿灿的非常好看,这时树上的白果儿也成熟了。老底子街头巷尾常常可听到备轮车沿街滚动的咕噜咕噜声和“糖炒白果儿,香是香来糯是糯”的叫卖声,弄的小伢儿嘴巴里口水儿滴滴的,吵着要买。

4.门板儿饭

老底子杭州卖鱼桥、大关一带运河边,有不少专做码头工人、船夫、踏儿哥或挑担等卖苦力的人生意的小饭店。每天快到晌午时,这些店家开始忙碌,急急忙忙将门板卸下来,放到沿街门口当作吃饭的台板,底下放两个条凳。门板上放满刚刚出锅的菜肴,如鸭血豆腐、大块肉、萝卜肉骨头。吃饭用的通通是蓝边大海碗,盛饭时用白纱布包住一旋,饭就在碗里高高地堆起,非常实惠。吃时可不能先动筷子,必须先大口吞掉山一样的饭尖儿,这样饭粒不会散落。然后倒点汤汤卤儿把碗沿的饭加湿,这样就方便吃了,不用担心塌掉。这才是吃门板儿饭的圈内人,外行要闹笑话。

文字源于:吴理人《运河南端市井荟》

图片源于:吴理人画作

来源: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