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娘娘
编者语:在杭州半山森林公园的北面,有一座典雅宏伟的建筑,它的围墙上有用浓黑重墨题写的“南宋古庙”四个大字,这就是半山娘娘庙。
娘娘庙,位于艮山门外半山镇,又名撒沙夫人庙。娘娘庙的由来有两种说法,比较常见的说法昨天在运河市井荟里已有推送: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康王赵构南逃,途经杭州半山,一倪姓闺秀慈灵显赫,撒沙阻敌,后捐躯明志。绍兴年间,高宗皇帝首崇祀典勒封倪氏“撒沙护国显应半山娘娘”,立庙塑像,庙乃始成。
但是在民间传说里的半山娘娘,更具有传奇色彩。半山娘娘原是个采桑娘子,姓倪。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金兀术得知宋朝小康王赵构逃到江南,亲自带兵紧紧追赶。三月初三这天,正是清明,小康王单人单骑逃到杭州北郊半山,又饥又乏,无处藏身,被一身背桑篮,在桑林中采桑叶的青衣娘子掩藏在桑叶筐里,逃过追杀。
小康王认为青衣娘子保驾有功,亲口答应她,到杭州登基后,前来接她,册封为贵妃,共享荣华。谁知小康王到杭州做了皇帝后,早把此事忘得一千二净。青衣娘子受不了别人讥讽、挖苦,气得一病身亡。当地就为她在半山上造了一座娘娘庙,称她为“半山娘娘”。
蚕农都认为:半山娘娘是掌管蚕桑丰歉的女神,每年农历三月三,都要到半山娘娘庙进香,祈求一年蚕桑利市。
然而无论哪种说法都证明了半山娘娘庙在杭城庙宇中的重要地位。
在历史上,娘娘庙几经劫难,明崇祯六年(1632)重建后,清道光九年(1829)山门焚毁,十九年(1839)当地135名信士捐款捐物重建山门,光绪三年(1877)庙立有重建石刻,只是到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前,堂宇尽毁。民国二十一年(1932)前复又重建。抗战时期,娘娘庙大殿、祖祠被驻杭笕桥日本空军炸毁,嗣后,观音殿倒塌,在文革中,娘娘庙作为四旧彻底被毁,仅存遗址。
半山娘娘庙虽饱经风霜,但在善男信女眼里,娘娘有求必应,十分灵验,因此香火延续不断。1990年,当地倪氏后裔募资在遗址旁重建娘娘庙,如今的娘娘庙香火十分鼎盛。
文字部分源于:许明《半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