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艺术
编者语:曾经的杭州城里,遍布手上艺人,一个小小的手艺摊就可以维持匠人们一家人的生计。现在的中国,物质发达,这些老手艺也渐渐不再有年轻人愿意做了。
老手艺
1.磨剪刀
“磨剪刀哦......戗菜刀!”这种老底子经常听到的磨刀人背着条凳儿走街串巷时高亢又有点苍凉的吆喝声已经好久没听见了,能来磨剪刀、菜刀的人全是白发大伯大妈,年轻人一个也没有。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精瘦的老头,戴着一副老花眼镜,身上围着一块寻不到原色的围兜跨坐在一张条凳上,低着头,一边把条凳前腿系住的小铁桶里的水轻轻泼在细磨石上,一边伸出青筋露出的手将剪刀来回磨。不到一支烟的工夫,一把剪刀被老师傅弄得锋利无比。
2.绞脸
绞脸,是中国民间代代相传的原生态美容术,对身体没有一丁点儿伤害。工具很简单,首先是一根红线(红色是中国老百姓最喜爱的,吉利),二是刨花儿泡水一碗,三是用于嘴唇、脸颊涂抹的胭脂和几朵玫瑰,四是用于妆后修妆的白粉。现在的女人们热衷于选购价格不菲的高级化妆品,但有些奢侈品不一定就是好东西,还是原生态的好。
3.补碗
补碗盏,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杭州街头巷尾还能看到。那年代,用一两毛钱买的一只碗还是奢侈品,坏了,不如花一两分钱补一下,还能用,老百姓就是这样朴实地生活。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像补碗这样修修补补又一年的旧观念与老行当一起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老底子补碗人都是江西人,老杭州有一句俗语:“江西人补碗自顾自。”
4.捏面人
老底子杭州大街小巷都有面塑艺人。面塑艺人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是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石蜡、蜂蜜等制成各色柔软的面团。面塑艺人随手取一块小面团,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一把小竹刀非常娴熟地点、切、刻、塑,顷刻之间变出孙悟空、猪八戒、大公鸡、孔雀等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人见人爱。
文字源于:吴理人《运河南端市井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