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
the Suez Canal
苏伊士运河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
概况
苏伊士运河,全长190千米,是亚洲与非洲间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亚非与欧洲间最直接的水上通道。运河西面是尼罗河低洼三角洲,东面较高,是高低不平且干旱的西奈半岛。
其名“苏伊士”是因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Senusret III)而来。
开凿
早在18世纪末,拿破仑一世就曾计划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开凿一条连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运河,但由于当时一位法国工程师在计算运河两端水位差的过程中出错,该计划被搁置。
1854 年,经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授权,法国驻埃及领事斐迪南.玛利.德.雷赛布获许成立公司,开始修建运河。
运河始建于1859 年,历经10年,于1869年11月正式通航。
苏伊士运河将非洲半岛变为欧非洲大陆的一部分,极大地推动了当时埃及和西南亚、东北非和南欧等地区的贸易往来,使得亚欧之间往来船只可以直接通行,不必绕道非洲的好望角。
重地
红海-苏伊士运河是全世界十大战略要地之一。
首先,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
其次,它位于当今世界的天然油库中东附近,连接着红海和波斯湾沿岸港口,扼欧洲通向印度和东南亚及东亚地区港口等航线,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军事地位。
扩建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仅次于侨汇和旅游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
亚洲和欧洲之间除石油以外的一般货物海运,80%经过苏伊士运河, 不过近代运输船只的大型化,很多大型油轮、货轮绕道非洲的好望角。
由于中东地区铺设了大量的输油管道,以及公路和铁路发展迅速,苏伊士运河面临着过往船只、特别是运油船逐年减少的局面,这对埃及来说是个不好的消息,减少过路费收入,于是埃及政府投入资金改造河道,希望能过更大的货船。埃及决定拓宽和加深苏伊士运河,以增加外汇收入。
1976年至1983年完成了两次扩建工程。
新建
2014年8月,埃及政府宣布,将在苏伊士运河东侧开凿一条72千米长的新运河。该航道将允许更大体量的船只通过,还可有效缩短经航船只的行驶和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