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萧山博物馆丨文物故事·探访萧山博物馆③:西汉·新莽大泉五十叠铸铜母范
发布时间:2020-05-14 14:31:04

文物传承历史文化,承载灿烂文明,维系民族精神。历史文物是中国历史的见证。为保护、传承和弘扬萧山历史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萧山历史发展、文物保护,萧山博物馆在学习强国平台文物故事栏目推出多期《探访萧山博物馆》,收到广泛好评。

今天,就让萧博君带你走进《探访萧山博物馆》第三篇:西汉·新莽大泉五十叠铸铜母范

▍西汉·新莽大泉五十叠铸铜母范

西汉新莽大泉五十叠铸铜母范在杭州萧山博物馆馆藏中共有五方,1992年4月出土于杭州萧山闻堰定山村(今属三江口村)压湖山采石场,同时出土“大泉五十”铜钱七十余枚。

范体为方形抹角,可分为两式。

Ⅰ式范,纵8厘米,横7.85厘米,厚1.1厘米,边宽0.6厘米。印有四母钱,面背各二,直径2.65厘米,额轮,阳文,篆体直读“大泉五十”,“泉”字直竖中断。字体规整,线条优美,笔划略显粗壮。中心的短柱为铜液的浇注口。面内的上下两端有阴阳各一的半圆形定位销。背平,中部略微内凹,下部阴刻隶书“吉”字,吉字上部“士”成“土”。

▍西汉·新莽大泉五十叠铸铜母范背面的“吉”字

Ⅱ式范,纵横皆为7.7厘米,厚1厘米,边宽0.5厘米,体积略小于Ⅰ式。内亦印四母钱,两面两背,直径2.65厘米,额轮,阳文,篆书直读“大泉五十”,但笔划较之Ⅰ式略显纤细。

▍西汉·新莽大泉五十叠铸铜母范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财匮力尽,民不聊生。王莽篡权后建立“新”朝,进行了一系列“托古改制”,币制改革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其先后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样式翻新,形态奇妙,币容繁多,导致币制复杂混乱,民间交易不畅,当时私铸也极为盛行,这些都相对加剧了对普通大众的盘剥,加速了“新”朝的灭亡。长安的钟官,是新莽的主要铸钱中心,但在地方也设有部分铸钱作坊。《汉书·王莽传》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莽“遣谏大夫五十人分铸钱于郡国”。目前不少地方已发现有新莽的铸钱遗址,如河南南阳、巩县、内蒙古宁城都发现有钱范等物。从各地出土的范来看,有铜、铁、石、泥四种,以泥或铜范为多,当时地方上用长安制作的钱范再行翻造。

钱范的出土多集中在北方,长江以南发现较少,如此品相的铜母范非常难得。

杭州萧山,汉时称余暨,出土的铜母范距县治所仅数里,又是浦阳江、富春江交汇入钱塘江形成的三江口所在,水运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下可达绍兴、宁波,上可至新安江及金华、衢州等地,是新币制造和发行的适宜选址地,这些铜母范是萧山作为新币制造和发行地的实物例证,为研究新莽时期的币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资料。

来源:萧山博物馆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