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百年老楼、岁月回眸”专题,将为您介绍1911年之江大学迁入新校园后建造的两座教授别墅——白房、绿房,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外教员的一些往事。
白房
绿房
白房建于1918年,原名卡特楼,由美国芝加哥的迈克考麦克夫人捐建。美国设计师威尔逊设计,台座层石墙承重,台基以上砖墙承重。地上二层、带阁楼,木屋架,双坡屋顶,建筑面积355平方米。平面布局为普通别墅处理,外墙采用清水青砖墙,风格古朴简约,主入口门廊前部采用爱奥尼式双柱,柱头、檐部木雕精美。白房建造之初由威尔逊一家居住,1996年建立浙江大学基础部,白房作为男生宿舍。 目前,白房修缮方案已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同意,保护修缮后拟作为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用房,继承老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
绿房建于1918年,原名维勒邦格楼,由美国的维勒夫妇及其父母捐建。该楼由美国设计师威尔逊设计,砖墙承重,地上二楼、带阁楼,木桁架,瓦楞铁皮屋面,建筑面积486平方米。一层外立面为清水青灰砖,二层外墙饰绿色条状木板,门窗亦漆成绿色,与下部墙体在色彩及材质上均形成强烈对比,故名绿房。该楼建造之初由维勒夫妇居住,后在浙江大学三分部、浙江大学基础部时期,均作为女生宿舍。
说到白房的捐建者迈克考麦克夫人,有值得一提的往事。1911年学校迁入之江新校园,到1912年春天,校园已有不少师生定居,荒野逐渐被开垦,种上了树木和灌木,草坪修葺一新。为了解决校区的生活用水问题,迈克考麦克夫人为校园设计了供水系统,该系统扩展到校园高处的蓄水池,用白铁管代替竹管子,供应清澈的山泉水给这座山上的建筑。下面低处水池依赖泉水蓄水,加上上面引下来的水,足以供应学校所有主要建筑和头龙头的房子,可以说为当时的校园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之江大学深受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的影响,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白房和绿房都是由本校外籍教员威尔逊先生设计的。威尔逊先生1914年来校任教, 1920年建立了之江大学建筑部,当年设计并监理了金陵大学的建筑。在之后的五年中,建筑部共设计了75幢建筑,包括之江大学的科学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并捐资20000元给学校建设佩韦斋(现6号楼),这些建筑被公认为大学对华东现代生活贡献的一部分。 曾住在白房的经济学教授倪惠元也尝试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抓住当时鸡蛋供应不足的契机,在白房后面的荒地上办起了养鸡场,通过成本核算和薄利多销的理念,在销售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不失为之江大学的一段小趣事。
本期“百年老楼、岁月回眸”专题系列为您介绍之江校区的图书馆。
之江校区图书馆,建成于1932年。该楼由之江大学建筑部设计,砖墙承重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192平方米,木桁架,四坡屋顶。图书馆建筑风格典雅纤秀,有入口拱券、阳台栏杆架和十字架(现为五角星)灰塑图案等处理手法,体现出恬静细腻的和易风格。上层窗户两侧柱砖精致,与水泥窗台及平过梁,加强了建筑的稳定感和层次感。红砖砌筑墙体顶端叠涩收分,砌筑细腻,是之江大学最具装饰色彩的建筑。
图书馆上因之江大学立案的需要,由校友筹款建设,建成时内部设备精究,设书报阅览及藏书室,馆内座位舒适、光线充足、可容纳500余人。进门处专门在桌上安放着一本又大又厚的《牛津大字典》,使师生便于查阅和翻译外文资料。在阅览室周围墙上,挂着学术上的伟人及创立之江大学的历史人物照片,使师生了解之大的创建和发展过程。 图书馆内藏中西文图书五万余册——计中文三万余册,西文万余册,中西文杂志共八百余种,约六千册,中西文日报十余种,总计约值七万元,其中善本和名贵图书杂志甚多。 抗战前,之江大学图书馆曾是远东地区最好的图书馆之一。 抗战后,图书馆除了几块窗玻璃碎了之外几乎完整,但丢失了一些家具、书架、最糟糕的是丢失了一些书。
2010年,图书馆完成保护修缮后作为法学图书馆使用,馆藏10万余册,收录了重要的中外法学图书和期刊。保护工程很好地保持了房屋原貌、延续了使用功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使用功能得到了很好的结合,特别是二楼阅览室古朴典雅、优美舒适的阅览环境,成为深受师生喜爱的阅读、学习场所,也是读者感受人类建筑与文化知识交融之美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