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浙江大学丨百年老楼、历史回眸(五)
发布时间:2020-05-14 19:10:12

“百年老楼、岁月回眸”专题系列第一期至第四期已为大家介绍了之江校区第一批落成的主要校舍。从本期开始,主要介绍1911年迁入新校园办学后陆续建造的小礼堂、白房、绿房、佩韦斋、图书馆、附属小学宿舍、科学馆、体育办公室、材料试验所、经济学馆等建筑。下面,先为您介绍之江校区唯一的石墙承重结构建筑——小礼堂。

之江校区小礼堂,始建于1917年、建成于1919年,原名“都克堂”,由美国新泽西州东奥兰治的都克家族捐资建造。该楼由美国设计师威尔逊设计,石墙承重结构,地上一层、局部带夹层,塔楼二层,建筑面积439平方米。20世纪70年代曾进行改建和加建,主体部分外墙被加高,表面作水泥砂浆拉毛处理,同时新修屋顶;塔楼部分在原有女儿墙上新建四坡屋顶。 

由于之江大学是美国基督教教会出资和捐助的教会大学,除教授数学、英文、物理、生物、化学、国文等文化课程外,传授《圣经》为必修课,学生必须做礼拜及参加基督教的活动,因此建造都克堂教堂,作为学校师生平时做礼拜的场所,也是新教徒洗礼、庆贺基督教盛大节日的场所。1930年发生不信教的学生“罢教”事件后,学校不再强制要求不信教的学生都要参加做礼拜。

都克堂建成后,在漫长的岁月中见证了诸多历史变革。1927年北伐战争时,学校处于战火前沿,师生组织“红会队”积极支持北伐战争,都克堂成为救治伤员的临时医院。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1936年“九一八”事变、“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之大师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在都克堂举行集会。

抗日战争期间,都克堂教堂大门被拆除,堂内壁灯、管琴乐器、教堂大钟等值钱的铜铁器都被日寇拆做军用物资,但房屋结构得以保存。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学校立即对教堂进行整修,恢复教堂功能。1961年,该校址划归浙江大学,都克堂开始作为之江校区小礼堂使用。

现在,都克堂处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环境清幽,外墙上爬满了绿色植物,似乎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绿色大衣,更显得古老庄重,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很多来访者不禁在此驻足观赏、留影。

目前,学校计划对小礼堂进行保护修缮,修缮方案已由浙江省文物局审批同意,将在最大程度保护房屋原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使用功能,修缮完成后作为之江校区大型会议场馆使用。

来源:浙江大学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