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桐庐博物馆丨云视听·拾起一片乡愁——耕读传家远
发布时间:2020-05-14 20:31:40

水碧山青画不如。

钱塘江尽到桐庐,

桐庐这片钟灵毓秀之地,一处处散落在乡间的宗祠、花厅、寺庙、民居、桥梁等传统建筑,承载着世代桐庐人的印迹、情感、乡愁。

桐庐深澳村

第九集-耕读传家远

怀素堂位于江南镇深澳古村,建于清道光间,占地793平方米,三间三进两天井,附抱屋、侧院和台门,“目”字型砖木结构,堂之名取自于《中庸》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以及《易》中的“素履,无往咎”。取义:“君子尝怀德矣,德乃其素得者也。”

怀素堂

导读

怀素堂的内部雕饰是一部中国古代家庭传统教育的箴言宝典,具有浓厚的儒家传统文化韵味。后堂横梁封板分别刻以大篆“中信孝悌礼义廉耻”8个字,体现了主人的传统文化思想。

12扇花格长窗,多用蝙蝠及梅兰竹菊,体现了对“多福”的企盼及对君子好德的景仰;花格中心则分别为十二月花神,体现了对农时的遵循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长窗的夹堂板上刻着十二生肖图案,与十二月花神相映衬,寓意人丁兴旺。

孝爱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是一种理念与精神,是为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责任意识的源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频里提到二十四孝故事,你是不是很好奇呢?这个在传统文化里一直很有名,下面一起来了解下二十四孝里面的几个故事吧!

01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2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03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04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5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二十四孝是流传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每一刻故事之孝行虽不相同,但皆足以发扬我国固有道德,故事中虽有荒唐,且似不切实际,惟其孝德之崇高,精神之伟大,实堪为后世之范矣。

来源:桐庐博物馆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