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海塘,起自西湖区转塘镇狮子口村,向北贯穿杭城东部,至余杭区乔莫公路东三村止,全长38公里,为明、清两代(主要是清代)修筑而成,用来阻止海潮对杭州的冲击。
海塘主要为鱼鳞大石塘,采用大石料横纵交错砌置,每石交接处以槽榫嵌合,合缝处用油灰密封,再加上铁锭,使所有石块联成整体。塘身之内,加筑土塘,形成前后两道防线。位于江干区石塘路的海塘虽被掩埋于地表之下,但石塘路以海塘为路基砌筑,明显高出附近地面,是一处较明显的海塘遗迹。钱塘江海塘规模宏伟,是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对古河工建筑技术和钱塘江地质变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四季青碑亭位于采荷街道夕照社区碑亭路与石塘路交叉口,约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1996年前后由村民出资修缮。
碑亭为青石制成,东南向,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约9平方米。下为石板台基,四根方形石柱立于台基上,三面(除东面外)围长条斩假石凳。柱高2.8米,上部出雀替承托小额枋,正面枋上雕“二龙戏珠”图案,其余三面雕“如意、海浪”图案。枋上安如意纹的柁墩,与柱顶共同承托大额枋。正、背立面的大额枋上再置斗栱,承托亭顶。亭顶为歇山式,檐角起翘,檐口饰勾头滴水,正脊雕镂空花纹。亭内正中立石碑一通,由碑座和碑身组成,碑额已缺失。碑身曾断为三段,现用胶和铁件固定。碑上刻有浙江及杭州地区捐俸修海塘的官员的官职及姓名,为塘成之时(乾隆四十二年)所立。四季青碑亭保存较为完好,其建筑形式体现了清代早期的建筑风格,并印证了钱塘江海塘的修筑历史,石碑、石亭完好的组合形式在杭城也为数不多。
海塘、四季青碑亭原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2009年经整合,撤点成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