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丨在镜头中,带你走进一个银花似雪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0-05-29 22:38:08

视频文字整理

农历三月三日是我国壮族、瑶族、侗族、苗族等多个南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每当这一天来临,这些民族的女子们都要盛装打扮,参加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妙龄的女孩,身着五彩衣裙,头戴银冠,项挂银圈,手配银镯,脚系银链,走起路来环佩叮当,风采耀眼,这样的情景是否令人神往。

3月8日,“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由桂林博物馆与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恋恋银风——桂林博物馆藏南方少数民族银饰展”在官博拉开序幕。此次展览桂林博物馆精心挑选馆藏179余件(套)银饰。银饰的时代以清代和民国时期为主,很多都属于国家二、三级珍贵文物。这些银饰以其多变的造型、奇美的纹样和精湛的工艺,带领观众走进一个银花似雪的世界,感受南方少数民族神秘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桂林博物馆副馆长 孙明光:

桂林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这次银饰展的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少数民族银饰反映了我们少数民族的一些工艺水平和工匠的精神,以及我们西南少数民族妇女的爱美之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银饰中,头饰是最为讲究的一支,特点往往是“头重脚轻”,头部佩戴的银饰最多,越往下越少。无论老少,他们即使着便装也会佩戴一两件头饰,着盛装时甚至会佩戴多达十几件的头饰。其中包括银发簪、银插针、银花梳、银耳饰,而这些银饰的纹样丰富多样,主要有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人物故事等形态,表达着对祖先的虔诚崇拜以及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十六排钱纹錾花银插梳 瑶族 民国 二级文物

三珠桃形银发簪 苗族 清代 三级文物

除头饰外,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在颈、胸、背、腰等身体部位上佩戴的银饰也不少,有银项圈、银排圈、银挂牌、银背托、银腰吊坠等。其中,脖颈处的银饰种类尤多,纹样的变化也较为丰富。南方少数民族视颈为展现美的突出部位,这种美的展现通过佩戴银饰得以充分地实现。

八排龙鱼纹錾花银项圈 瑶族 清代 二级文物

绳纹三穿银项圈 侗族 清代 三级文物

银手饰也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常佩戴的一类饰物,多为手镯和戒指。手镯最早出现于汉代,用来赏赐有功之臣,所以不限男女,都可佩戴。如今,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仍有一部分男性会佩戴银手镯,且佩戴的数量不以一对为限,有时可多达八九对。

扭花绳纹银手镯 苗族 清代 三级文物

镂空乳钉网纹银手镯 侗族 清代 三级文物

手镯的种类繁多,造型变化多端,制作的工艺也十分复杂。南方少数民族至今仍保持着手工制作银饰的传统,相较于现代机械生产的银饰,这些手工打造的银饰更具魅力。在运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银饰的过程中,古老的工艺得以延续,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

镂空乳钉纹银手镯 侗族 清代 三级文物

在广袤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银饰可谓是流传最广、最贴近人们生活,也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银质工艺品,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或多或少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银饰品。在那朵朵银花的背后,蕴含的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审美、宗教信仰等多方面意义,它们不仅是民族古老匠艺的传承,也是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

本期视频由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宝藏”栏目组提供

来源: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