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船来船往
河边人流如织
家中后门打开
就是自家的私人河埠头
百姓在河埠头上坐船、买卖、洗涤
……
谁曾想
古装剧中常出现的场景
是西兴河边旧日繁华的真实写照
河埠,古老的建筑。
据《篇海类编·地理类·土部》:“埠,见《大明律》,官牙埠头,船埠头。谓主舶客商买卖货物也。”《正字通·土部》释:“埠,舶船埠头。《通雅》曰:埠头,水濒也。”因此,“埠”指停船的码头。
西兴河埠主要分布在浙东运河、后河岸边。当代因浙东运河西兴段北岸重新驳坎,原来的河埠被取消,南岸的驳坎和河埠则保留了原状。
过塘行码头故址
西兴旧有公用码头三处,分别是近资福桥的后河日船埠码头、断头处石狮子北侧大埠头和水驿码头。
——水驿码头是西兴最大的埠头。20世纪60年代被丝光线厂造食堂所占,原基现仍在建筑物下面。
——日船埠码头为水陆中转码头,码头边建有存放货物的库行,从各处经水路来西兴转陆路的货船,部分泊在日船埠码头,货物暂存仓行,今尚存“陈光记行界”石碑。
日船埠码头遗址
除了三处大埠头外,更多的是小巧的但数量极多的私家河埠。
这些河埠筑于沿河名居屋基下,形式不拘一格,完全因地制宜,根据河道地形或按照用途需要灵活砌叠。
河埠台面由岸边伸出,宽度为1.5米到2米不等,呈现单落或平伸双落砌出石阶伸入水中,台阶入水较深,无碍船只靠岸或通行。
河埠旁则是规整的石头叠砌的河岸驳坎,间嵌雕刻牛鼻状石孔的块石,用以系缆之用。
埠头系缆牛鼻石
还有的河埠直接砌筑在屋下,开拱形或方形门洞引水入户,这种河埠立面与驳岸齐平而不占河道。
河埠石阶直接进入堂屋中,卸载货物或是生活洗漱不受气象条件影响,使用后放下搁板即关闭了埠头。
今西兴街272号、324号原为前铺后埠的商号,保留着屋下的埠头,至今仍在使用。
私家河埠
在水运为主的年代,河埠头是热闹的代词,人们在此取水洗涤、消闲娱乐,同时商船往来,泊岸贸易,河埠就是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场所。
地铁西兴站壁画中的运河埠头
思远城南曲,西岭古渡头。
绿觞春送酒,红烛夜行舟。
——终日喧闹不息
时下的西兴,浙东运河水道无船,河埠已然落寞。多半人家的埠头已经废弃,盆盆罐罐的花草堆叠在石阶上,覆盖了曾经的繁华。
户内埠头内景
来源:《西兴史迹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