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滨江区住建局丨西兴史迹寻踪·古井·童年的倒影
发布时间:2020-05-31 20:41:36

井,《风俗通》说:“俗言市井者,言至市鬻卖当须井上洗濯,令鲜洁,然后市。”意思是:井与市同生。市场上买卖的东西需在水井边洗涤,洗干净之后才可上市。《管子·小匡》中说:“处商必就市井。”

西兴地处钱塘江畔,江水咸卤,为满足民生之需,凿井势在必行。可以推测,西兴泉井不但历史久远,而且数量还可能不少。然而,查阅明嘉靖、万历和清康熙、乾隆四部《萧山县志》,均没有井的专门记载。民国《萧山县志稿》和来裕恂《萧山县志》亦未提及。

事实上,现在的不少古井或被填塞或被污染,有的只能洗涤而不可饮用。在西兴集镇尚能看到且相对保存完好的古井主要有四处,即施家弄田宅义井、六眼井路上的六眼井(今井圈尚存三眼)、运河头井和戴家墙门南端青年路井。这四口井中的多数,缺乏题记,难以确定始凿年月。

六眼井

六眼井在六眼井巷口。此处原有基督教堂。

地铁西兴站壁画中的六眼井

顾名思义,六眼井原有取水口井栏六个,后损毁三个。剩下的三个井栏石质不同,各具外形,疑非原物。分别为内圆外八边形,内径0.35米,上沿边长0.2米,高0.4米;内圆外方,内径0.36米,上沿边长0.52米,高0.4米。第三个井栏外敷水泥。三个井栏石壁面均无铭文。井台下井肚呈方形,约3米×3米,井壁用规整块石交错叠砌,水深约3~4米。开凿年代不详。

六眼井现状

六眼井旁为居民小区,且井靠近道路,受周边环境影响,水质退化,现附近居民取作洗涤用水。

义井

义井在施家弄田宅院内。

义井现状

施家弄田宅主人田先生,为清光绪年间举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与他人创办“西兴新民初等小学堂”,因原址明化寺观音殿倾废,迁址铁岭关后改名为“私立铁岭关小学堂”。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西兴沦陷,校舍被日军拆毁,学校停办,后乡绅沈先生在施家弄田宅续建“私立铁岭关小学”。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学校由民国政府接收,迁出施家弄田宅,定名为“公立西陵乡中心国民学校”。这口井,曾是国民小学师生生活饮用水源。

根据井栏铭文,井凿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井栏内圆,外廓八边形,高0.40米,壁面有“义井”、“武泉畅鸣通达”、“万历丙申年造”等字,井栏形制古朴。井下壁面用规整的薄石板菱形叠砌。由于受众面小,且保护得当,井水清冽,至今还能饮用。

义井是西兴有确凿纪年的古井,弥足珍贵。

运河头井

运河头井在运河头官河路大城隍故址前。

运河头井现状

开凿年代不详。井栏石内圆外方,花岗石。内径0.4米,上沿边长0.5米,高0.35米。今能使用,附近居民作洗涤用水。

青年路井

青年路井近青年路3号。

青年路井现状

井栏石呈台状,上小下大,内圆外方。内经0.32米,上沿边长0.4米,高0.26米。井下上小下大,水面直径约1.2米。井壁石砌。该井水质已被污染,现不能使用。

来源:《西兴史迹寻踪》

来源:西兴发布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