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她在军事上的强大、经济上的全面发展,使得农业、手工业、以及相应的上层建筑,如哲学、文学、史学、科技、艺术等,都无不超越前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影响、手工业制品也得到兴盛发展。这些都给印章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加之当时有用印之嗜,厚葬之风,生前官民皆人手一印,死后随之殉葬。因此,汉代印章特别发展与成熟,不论在形制工艺,印钮等方面都极为完备精美,一直为后代篆刻家作为学习的典范,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所赞赏。为此,我们开设“篆刻讲堂”栏目,与读者分享汉印临摹、创作等相关知识。
汉印的基本特点
汉印的基本特点,是从它的外部形态特征来确定的。概括起来说,三句话:一曰平整端庄,二曰规矩变化,三曰浑朴自然。因篇幅有限,今日仅论述规矩变化,简述如下:
规矩变化
汉印外形与印内文字结体与笔画,虽多方正、平整,显得非常有规矩,但并不平板。其原因,就是在规矩的,范围内,在平整的前提下,往往有许多小小的变化,不仅没有破坏整体的统一规矩,反而显得生动、有变化、不板滞。(但若超过一定限率,就破坏了整体之统一协调)。既规矩又有变化,其主要表现列举如下:
1.正中有斜
在方正的结体中,在横平竖直的笔画基调上,稍有少许短的斜笔,显得生气勃勃而自然。如下几印,有的横画略为不平,竖画不直,有的斜笔则多成45度角,并有的成相互对称状,这就显得在规矩的横平竖直中掺进变化。
2.直中有曲
在横平竖直的笔画结体中,有时稍有一、二稍短或微曲之笔,它增加了平板中的活泼气氛,犹如平静的水面,荡漾起涟漪。如“刘进印信”是笔画前后两端略小而成弧形之曲;“强新成印”是在直的结体中略参一二曲笔;“赵能始印”则是在字的结体中,在横平竖直的基调中,将斜形线部件,变成曲形结构,如“始”字中可见。
3.方中有圆
汉印中每个字虽是方形,笔画也多为方笔,起止处亦成方形,但常常在转角处出现外沿圆,内角方的现象。这正好构成外圆内方的既对比又协调的关系。不仅未破坏整体的方正,反而更增加了笔致的变化与艺术的魅力。如“张宗私印”多是转角外圆内方;“宋婴”一印,是结体中局部结构转角带圆;“司马武印”则是有的笔画变方笔为弧圆笔;“庞承私印”则是方形中,笔画则全成屈曲之圆弧线。
4.密中有疏
汉印中的线条一般都较粗,尤其是铸印,更为明显,因之,线条之间的距离就显得非常紧密,整个结构也基本显得紧凑缜密,有时真有密不透风之感。但往往在稠密的布局中,有线条交叉而形成的小的空底,显示有透气的空间。这种空间虽小,但与密的线距在一起,就产生了疏密对比关系,增加了透气而产生的灵活之感,也增强了全印的艺术的趣味。反之,若全印到处都是紧密布置,则易显得死板无生气。如“军曲侯印”中“印”之“爪”部,“军”字右上,“曲”之中部皆有小空,因而显得密而不板,其他各印,只要注意观察,自可发现密中有疏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