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她在军事上的强大、经济上的全面发展,使得农业、手工业、以及相应的上层建筑,如哲学、文学、史学、科技、艺术等,都无不超越前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影响、手工业制品也得到兴盛发展。这些都给印章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加之当时有用印之嗜,厚葬之风,生前官民皆人手一印,死后随之殉葬。因此,汉代印章特别发展与成熟,不论在形制工艺,印钮等方面都极为完备精美,一直为后代篆刻家作为学习的典范,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所赞赏。为此,我们开设“篆刻讲堂”栏目,与读者分享汉印临摹、创作等相关知识。
汉印的基本特点
汉印的基本特点,是从它的外部形态特征来确定的。概括起来说,三句话:一曰平整端庄、二曰规矩变化,三曰浑朴自然。因篇幅有限,今日仅论述平整端庄,简述如下:
平整端庄
由于汉印的基本外形为正方(极少数有长方等形),因此确定印面内部字的结体和笔法的配置,都是方形或长方或扁平;笔画一般都是横平竖直、布置匀称、整齐。在外形上看全印就显得平整端庄、稳重大方。具体说明于后:
1.外形方正
汉印的外形和字体结构,多为方正。但在方正印面内,由于字的多少,笔画简繁,也略有变化,如两字印,多为长方形;三字印,有长有方;四字印则多为平均方正。若遇字笔画横竖之数各不相等,则可能同时具有正、扁、长等各种方形组合在一起,使之能统一协调。如“冯迁时”、“淳于立印”、“吴□私印、“山乔印信”等,印内各字则各有不同的方形,构成一个整体的方形。
2.笔画多为横平竖直
汉印的外形的平正端庄,决定了字内的笔画要与之相适应,则多为横平竖直的特点。故元代印人吾丘衍在总结汉印的规律中提出汉“白文印,皆用汉篆,平方正直,字不可圆,纵有斜笔,亦当取巧写过”。即是将字中斜笔改写成横平竖直的笔画,间或也可保留少量的必不可改的斜笔,使之保持自然有变化,但均不可太长,以免破坏了整体的统一协调。前者如“黄宜私印”,后者如“杨奉业”、“李公伯印”中的“杨”字、“印”字中有少数短而小的斜笔。
3.笔画粗细基本相等
汉印中绝大多数的印文笔画,均基本相等、或相近。即偶有个别笔画较少的字,其画可略粗一点,笔画较多的字,其画也可局部略细一点(但不可全细),否则会产生几个字之间、笔画粗细的不谐调。
4.笔画间距基本均匀
汉印中不论笔画是粗或细,其笔画之间距离,基本保持平匀相等。偶有笔画较少之字,其亦略粗,其间距也略宽,但不至感到不协调之感。总之以使全印笔画安排感到舒适自然。
如上一小节中的“刘寿私印”、“张韦印信”、“赵婴隋”等印中的笔画间距,都各基本均匀一致的。再前一组中的“石昜之印”、“山乔印信”中的“石”、“山”等字则画少,略宽亦可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