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丨宋代石人像
发布时间:2020-06-04 14:10:50

编者按:此篇我们迎来“发现杭州”展览器物解读的第二篇。主角为宋代墓葬里的一件石人像。

墓葬,是安置人去世的地方。受“祖先崇拜”以及“视死如生”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墓葬十分讲究,陪葬物品和墓葬规格也有着一定的墓葬制度。对墓葬资料的多角度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的丧葬制度,同时借助随葬物品还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宋代的墓葬,尤其是已考古发掘的浙江地区的南宋墓葬中,却展现出极为“世俗化”的一面,这在历代墓葬中显得十分特殊。这些墓葬虽然表面上维持着礼仪制度,但棺椁里的随葬物却更加随意些。比如逝者(或其亲友)会将生前喜好的物件放入其中,喜欢书法放入砚台、印章(鲜于枢墓葬),讲究服饰,死后入葬时便会穿很多层衣服(南宋赵伯澐墓葬);另外墓葬等级制度模糊化,如浙江龙游南宋丞相余端礼的墓葬,墓室尺寸仅为两米长一米宽。此外许多宋代的墓葬还会有选择风水极佳的地方,以祈求子孙世俗顺遂……

而这次的主角宋代墓葬石人像,又向我们讲述哪些故事呢?

NO.02:慈眉善目的宋代石人像

“李坤工地出好东西了。”刚刚推开办公室的门,就听见同事激动的声音。

“什么好东西,在哪儿呢?”

“就在科技室,墓里出了一尊石人像,估计是……”

根本就没听他说完话,我立马转身冲了出去。

南宋

西湖区桃源岭宋墓出土

高29厘米

那尊石人像就静静地坐在科技室的工作台上。看到它的第一眼,脑子里冒出来一个词——“慈眉善目”。一点不似大家印象里石像生或尊严或威武又或狰狞的样子。它大概30厘米高,样子就像邻家可爱的小老头,头戴东坡巾,身穿圆领宽袖长袍,双手从袍下拢于腹前,静静地坐在那里。微微眯着眼睛,满满都是笑意。

南宋王洌及两位夫人墓室

这尊“慈眉善目”的石人像2015年底出土于杭州植物园里的桃源岭上一座南宋古墓里。墓一穴三室,为券顶砖室墓,每个墓室规格一致,长2.9米,宽1.4米,高1.4米。中间那个墓室,要比旁边两个凸出去一块,显得更高一些,石人像就放置在这间墓室后壁的壁龛里。三个墓室之间,都做了一面小窗户,可以互相连通。

墓葬中的三个人是谁,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三个墓室的墓志里只有右墓室里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辨。我们终于知道,这座墓里葬的是一个男人和他的两任妻子。中间墓室的主人叫王洌,是个武官,最高时做到了武翼大夫。武翼大夫,也叫武功大夫,宋代武官分成53阶,武翼大夫为第22阶,相当于武官里的中层。左墓室是王洌的第一任妻子范氏,左墓室是其第二任妻子陈氏。陈氏祖籍南京,陈氏的母亲是王洌的姑姑。两人是正宗的“姑表亲”。公元1210年,因为儿子、女儿相继都去世,王洌伤心过度去世,享年79岁。这个年龄,在当年绝对算是高寿。

南宋王洌第二任夫人陈氏墓志

三个墓室中就数陈氏的墓室出土的随葬品最多。比如,一大一小两面铜镜、油灯、粉盒、小炉子等。此外,还发现了铁券,这在杭州还是第一次发现。铁券类似现在的土地证,记录着主人的地产情况,比如什么时间,在哪里,买了多少地等等。范氏的墓室里,除了铁券以外,空空如也。两任妻子,为何存在如此的反差,至于原因,大家可以尽可能的发挥想象了。

南宋王洌第一任夫人范氏墓出土

题为“范氏之菆”

王洌墓室里发现了一尊石人像和一个砚台。最抓人眼球的就是这尊石人像了。这是杭州第一次在古墓里发现石人像。这种石人在道教信仰中也被称为“ 石真”。使用者主要是利用石人质地坚硬, 可以长期存留的特性, 作为建造“寿冢”的活人的替身埋入墓中, 从而为生人延年益寿。

石真在南方地区的唐宋墓中多有发现。如四川成都东关外曾出土一件唐昭宗天复元年( 901 年) 秦温石券, 上面写着“……有成都府华阳县灵关坊大道弟子秦温,就当县界普安乡沙坎里,将信钱九万九干九百九十九贯文,买地敬造千年之宅、万岁石城。今象就了,不敢不谘,启告天上地下土伯山灵地祗,左至青龙,右至白虎,前至朱雀,后至玄武。今日对闭,诸神备守。温长生万岁,富贵长久。石人石契,不得慢临。若人吉宅,自有期契,天翻地倒,方始相会。今日吉良,告诸对闭,主人口望富贵高迁,子子孙孙永保万岁。急急如律令。”券文中的“今象就了”是指代替活人的石质人形造好了, “石人石契”是指石人像和石契券。石人是秦温的替身, 将其安置在“寿冢”中, 启告诸神保护秦温长生万岁, 富贵长久, 待到“天翻地倒”时, 才与石人“相会”。

桃源岭南宋墓出土的这尊石真,应该就是王洌其人。只是石真背后的那方墓志早已漫漶难辨,也不知其上是否有写有“天翻地倒,方始相会”等字眼。然而,有一点可以确定,这尊石真在王洌生前肯定就已存在,代替他本人先守护好其另一个世界的家园。

南宋王洌墓出土砚台

王洌墓里出土的砚台,为长方形带眼柱抄手砚。砚形顺水淌池式,线条简练,砚底凸出三石眼柱。抄手砚是由唐代箕形砚演变而来,宋代,抄手砚十分流行,此时抄手砚砚首略窄,砚尾略宽,三侧壁呈收敛之势,具上大下小之感,砚的截面为梯形。这方砚台估计是作为王洌生前的钟爱之物随葬墓中。

“发现杭州”之“宋代墓葬”

负责桃源岭宋墓的挖掘的李坤介绍,由于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无意之间将王洌墓室后部的券顶损坏了,所以当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稍作清理后,便从券顶被损坏部位进入墓内查看情况,“当时借着手电筒那点微弱的光线,影影错错的看到这尊石真时,我那个激动呀,恨不得立时就把这座墓给做完了”。这个考古的业内方言,就是发掘的意义。“唉,本来抱了很大的希望,以为两边的墓室也会有石真的,谁成想都没有,真是遗憾呀。”

考古就是这样,有遗憾,也有惊喜。或许,西湖的周边还有更多更大的惊喜在等着我们。

参考文献:

[1] 武玮:《略谈唐代墓葬中的道教因素》,《文物春秋》,2006年3期。

作者:孙媛

作者单位: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原文曾发表于《湖畔寻古》,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7月。

来源: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作者:孙媛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