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丨南宋德寿宫出土龙泉窑锔钉碗@日本马蝗绊
发布时间:2020-06-04 14:26:19

编者按:锔钉,又称“锔瓷”,是陶瓷修复的一种方式。具体方法为:先将破碎的瓷器拼合处理,再根据瓷器的造型及纹饰特点确定锔钉数量和位置,随后用金刚钻进行打孔,最后再将金属铜或铁打成的扁平两脚钉铆入、并进行粉调和检查补漏。锔钉技术在中国早已有之,且技艺精湛,传承至今。

最为我们熟悉的一件锔钉古陶瓷,是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的一件南宋龙泉窑青瓷“马蟥绊”。据文献所载,此件器物为日本镰仓时期安元年间(公元1175左右)将军公卿平重盛遣使者来宋,向浙江的育王山(一说玉皇山,存异)布施黄金。为表感谢,寺内佛照禅师赠一龙泉青瓷茶碗作为回礼。此后茶碗为室町时代足利义政将军(公元1449-1473年在位)所有。然而足利将军得此碗之际,因底部有裂痕,故送回中国以此换新。然而此时中国的龙泉青瓷水平已经无法复制出南宋时期的釉色,于是只能用锔钉的技术将裂纹补好送回。足利将军得到此碗,竟珍视收藏,后代代相传,辗转又到了角仓家、三井家族,后捐给东京国立博物馆。江户时代伊藤东涯在角仓家见此碗典雅精巧,以此作《马蝗绊茶瓯记》(1727年),文中描述此碗表面修补的金属部分如同硕大的蝗虫,故名“马蝗绊”。

然而,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因为佛照禅师赠送茶碗的时间似乎早了点,从对龙泉窑青瓷的研究成果来看,这种白胎厚釉的砧青瓷应当完成于南宋中期,在1175年这个时期,像“蚂蝗绊”这样水准的青瓷碗还没有办法生产。①传说与史实或许有些出入,但日本人对这件器物的重视确实千真万确、有迹可循。

2019年11月15日,这件为世所珍的“马蝗绊”跟随“天下龙泉展”来到浙江省博物馆,引起了全民围观。熟不知,同在杭城的南宋官窑博物馆内也有一件锔钉“绊如马蝗”的南宋龙泉青瓷碗,且出土地点为曾经作为南宋皇室居住的德寿宫遗址。

参考资料:

① (日本)今井敦著《东传日本的青瓷茶碗‘马蝗绊’》,《东方博物》第三期,1999年3月。

NO.04:南宋德寿宫出土龙泉窑锔钉碗

德寿宫,曾是宋高宗内禅之所。位于今杭州市望江路北侧的望仙桥东。此处原系秦桧旧第,后收归官有改筑新宫。绍兴三十二年(1162)高宗内禅,称太上皇,退居德寿宫,时称“北内”或“北宫”,内有殿院十余座,并有“小西湖”、“飞来峰”等园林建筑,是供太上皇生活、休息、娱乐的场所。淳熙十六年(1189)改名重华宫,后又易名慈福宫、寿慈宫等。咸淳四年(1268)北部改建为宗阳宫,南部废为民居[1]。

2001年,为配合望江路拓宽工程,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在望江路北侧清理出德寿宫的南宫墙、东宫墙及夯土台基、过道、廊、散水等宫内建筑遗迹。出土器物中,一件龙泉窑青釉碗非常特别。

龙泉窑青釉莲瓣纹锔钉碗

南宋

2002年上城区德寿宫遗址出土 

口径17厘米,高7.6厘米,底径4.5厘米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青瓷碗器型规整,造型端庄,胎色灰白,底部带火石红,外壁为浅浮雕仰莲纹,釉层较厚,呈乳浊状,滋润如玉,色泽粉青。在碗底内心有一周裂璺,碗外壁的裂璺更加严重,裂痕呈“9”字状,除底部一周裂圈,延伸出的一条裂璺一直裂到口沿部,并从一侧继续崩裂,形成“Y”形裂缝。在靠近口沿部,留有一处不穿透的“一”字形锔钉修补痕,锔钉仍在,已生锈;而碗底一周的裂璺处,残留着两个锔钉修补孔,孔未穿透,每孔大约直径2毫米左右,其中一孔周围有铁锈斑残留,修补的铁钉已脱落。仔细观察,此碗修补时应只存在裂痕,并非破裂后结合修补,修补的目的当为防止裂痕的继续扩大。而口沿“Y”形裂纹处,未修补的一条裂痕开裂较深,已经在口沿形成裂缝。此裂缝当是此碗修补之后产生的新裂痕。之所以未修补,推测此裂痕产生时此碗也许已不再使用。

唐弘化公主墓中出土白釉带流壶

甘肃省博物馆藏

此类不穿透的锔钉修补法在高温施釉器上的运用,目前发现的最早考古实例只能上溯到唐代,即唐圣历二年(699)下葬的弘化公主墓中出土的一件白釉带流壶,壶身上的裂璺就是以此法修补而成[2]。

龙泉窑青釉莲瓣纹锔钉碗(底部)

此碗为十三世纪中后期龙泉窑青瓷碗的典型器。相类碗在衢州咸淳十年(1274)史绳祖墓及丽水德祐元年(1275)叶梦登妻潘氏墓,甚至河北保定市元元贞二年(1296)张弘略墓以及河北定兴县元代张弘范家族墓M1中也有出土[3]。根据德寿宫的历史沿革及此碗的时代特征,大致推测出此件龙泉窑青瓷碗及其修补年代,其时间上限约在咸淳四年(1268)左右,下限时间不详。

南宋龙泉窑莲瓣碗

南宋叶梦登妻潘氏墓出土

丽水市博物馆藏

元 龙泉窑莲瓣碗

河北定兴县元代张弘范家族墓M1

资料显示,宋金时期的锔瓷标本多有出土,如在杭州临安皇城遗址的范围内出土过带锔钉孔的定窑白瓷,以金属片修补的龙泉窑青瓷碗在杭州严官巷遗址中也曾出土(碗底镌刻“东宫”铭文)[4]。而此类金属片修补多采用银片修补,可见使用者的地位及财力。据《梦粱录》卷十三“团行”载,当时临安城内有不少“工役之人”,也称之为“作分”,也就是手艺工匠,其中提到有“钉铰作”。同卷“诸色杂货”中写道:“若欲唤锢路钉铰[5]、修补锅铫、箍桶……有盘街者,便可唤之。”[6]锢路,即锢露,锢漏。熔化金属,堵塞金属器物缝隙的一种方式。可见也是一种修补器物的方法。是否类似我们今天的金缮修复法,不得而知。

宋 刘履中《田畯醉归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大罐之上有锔钉修补

钉铰,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祝坟应”:“有胡生者,性落拓,家贫,少为洗镜、铰钉之业。……远近号为胡钉铰。”胡钉铰,即唐代诗人胡令能。宋末元初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中:“刘卞加字子民,滨州安定人。弱不好弄,六岁误触甕碎,家人更谯之,神色自若曰:‘俟钉铰者来,当全之。’复谯其妄,曰:‘人破尚可修,矧甕耶!’钉铰者至,料理如新。”[7]由此可见,“钉铰”即修补陶瓷器的一种技艺,但究竟是指采用金属片修补法还是锔钉法修补法,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无法判断。“钉铰”之说至少唐代已有之,宋元时应相当普及,钉铰者以走街串巷的方式招揽生意。

陶瓷器易碎,在日常使用中实为脆弱之物。唐宋之后,由于各地瓷窑剧增,陶瓷器的产量数量巨大,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器,而且陶瓷器作为经常使用的器具只要保管得当,其利用周期相对较长。从考古资料来看,修补过的陶瓷器品质高下者均有之,品质高的瓷器拥有者地位也较高,多为士大夫阶层及贵族、皇室成员所用,如此件德寿宫遗址出土的龙泉窑青瓷碗;但无论陶瓷器品质高下如何,大多数陶瓷器都是家族中一代传之一代的日常用品,不一定作为收藏器。无论是以金属片还是以锔钉的方式修补的陶瓷器,其最初只是体现使用者爱物惜物之心,至于之后发展到审美的意味,当是后话。

参考文献:

[1]谢明良:《陶瓷修补术的文化史》,5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8月版。

[2]汤苏婴、王轶凌主编:《全国出土浙江纪年瓷图集:青色流年》,286、287、293、315页,文物出版社,2017年8月版。

[3]谢明良:《陶瓷修补术的文化史》,11、62、12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8月版。

[4]锢路:即锢露,锢漏。熔化金属堵塞(金属器物的缝隙)。见《现代汉语词典》,495页,商务印书店,2005年6月第五版。

[5](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团行”及“诸色杂货”,115页、120、12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见《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小說家類,雜事之屬,雲谿友議>,文渊阁电子版。

[7](宋-元)韦居安撰《梅磵诗话》,卷中,选自《丛书集成新编》七九,清嘉庆四年(1799)桐川顾氏刻本,新文堂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五年版本。韦居安,南宋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咸淳进士,号梅雕。为官期间,广施仁政,减少纳税,深受百姓爱戴。宋亡,受谢太后诏,降元。著有《梅磵诗话》。

作者:方忆

作者单位: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来源: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作者:方忆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