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中国茶叶博物馆丨茶禅一味·西湖龙井与名寺
发布时间:2020-06-07 16:00:56

西湖龙井——茶禅一味

杭州西湖山青泉幽,草木华滋,雨雾缭绕,是得天独厚的茶树生长地,因此西湖的茶就在这奇山秀水之间孕育生长,和西湖的佛寺一起肇兴、发展,一直传承到今天。

佛教盛行与茶的传播

佛教与茶有着重大的关系,尤其是禅宗对茶文化有着较大的贡献。不仅促进了汉唐时茶在国内的传播,同时,禅宗创造了饮茶的意境,把茶从生活日用提高到了精神高度。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茶生长在寺院近旁,清心提神的功效有助于禅思悟道,便成为佛家信徒们的座上品。佛家持淡泊的人生态度,清淡茶汤无疑是最佳饮品。茶性净洁、俭朴,使人视富贵享乐为浮云,矜守俭德,让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即所谓“茶禅一味”。

千年名茶出灵山

早在唐时,钱塘(今杭州)天竺、灵隐二寺所产的茶,已经名见于经传。唐建中元年(780),中国“茶圣”陆羽曾隐居浙江苕溪。“茶圣”陆羽为了撰写《茶经》,曾在杭州西湖、余杭苕溪等茶产区考查,对西湖山水形势作了全面记录。

佛教在杭州兴盛的唐代,西湖茶事也被记载下来。天竺和灵隐是最早被唐代茶圣陆羽记录下来的西湖产茶地。从此杭州的茶事与佛教相生相伴,在西湖群山中繁荣着他们的历史。

这说明,杭州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茶,其栽种和饮用可能与佛教寺庙及寺僧有关。杭州西湖龙井茶从诞生开始,就品格非凡。

韬光烹茗井

唐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在任期间,政务余暇,常悠游于湖山之间。他与当时韬光寺(灵隐寺西北巢枸山)的开山和尚韬光禅师相交游,探讨佛学,曾经以诗相邀,请韬光禅师入城,韬光作诗婉谢,白居易就策马进山,与韬光禅师汲泉烹茗,吟诗论道,共度了一段诗、茶因缘的好时光。

如今韬光寺里的烹茗井就是他们两位煮茶共赏、促膝谈禅的旧景遗迹。

香林白云产灵竺

杭州,素有“东南佛国”之称,杭州佛教,始于东晋,兴于五代,盛于南宋,杭州城的山山水水早已沉浸在香火、钟声之中。

南宋时,全国有“五山十刹”为佛教胜地,西湖的灵隐寺、净慈寺名列禅院五山,上、下天竺寺、仙林寺名列教院五山,中天竺寺、集庆寺、演福寺等名列禅教十刹。

传说西湖龙井茶,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天竺翻译佛经时,从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带去的。据考证西湖茶种的人工培植也首开于寺院僧人。龙井茶本是灵隐、天竺寺僧栽种炒制的“山茶”繁衍而来。

杭州天竺有上、中、下三天竺之分,且自古与灵隐相提并论,下天竺香林洞、上天竺白云峰所产的香林茶、白云茶和宋代的宝云茶(或垂云茶)都属于寺僧栽种、品饮的佛门珍茶。

《淳祐临安志》记载:“白云峰,上天竺山后最高处,谓之白云峰,于是寺僧建堂其下,谓之白云堂。山中出茶,因谓之白云茶”。白云峰在上天竺寺后,为该寺主山,北宋辩才大师成为上天竺寺住持时,筑有“白云堂”,为寺内著名建筑之一。白云茶名声也是更加卓著。

下天竺地接灵隐寺,与飞来峰相连,其地有石洞深邃,人可通往来,名为“香林洞”。《淳祐临安志》记载,北宋慈云法师曾说,“天竺出草茶,因号香林茶”。因此香林茶属于唐代“天竺、灵隐二寺”所产的茶之一。

许多寺院都自种自饮山茶,并用来礼佛和招待香客。灵隐、天竺等寺院至今还延袭着一套有严格程序的茶礼。每当寺院有重要法事活动,都要举行具有严格规则程序的饮茶仪式。依照佛教规制,每日还须在佛前供奉茶汤。僧人们则在茶堂或茶寮边喝茶,边讨论佛经,切磋禅道。茶礼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味西湖龙井茶的美,从山、水、人、茶到诗词字画,再到参禅品悟,西湖龙井茶带来的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精神潇洒的追求。一壶好茶,一段时光,最美的杭州西湖迎接最可爱的你。(参考文献:《龙井问史》 鲍志成 、《西湖问茶》陈云飞)

来源: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   作者:嘉嘉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