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杭州运河综保中心丨历史文化名城《遇见运河》:上塘河畔的“临平三绝”
发布时间:2020-06-10 16:17:39

临平手绘图

千古运河,九州灵水,山水形胜,临水且平。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上塘河,是杭城最早的人工河,自古以来就是余杭临平的母亲河,承载着临平的历史记忆,见证了临平的发展与变迁。

本期,来聊一聊上塘河畔的神秘景致——“临平三绝”。

临平旧时有著名的“临平三绝”,分别为“桥墩复桥”“寺里藏寺”和“河里通河”。

“桥墩复桥”,俗称“桥上桥”,指的就是上塘河上的桂芳桥。桂芳桥又名东茆桥,横跨上塘河南北,为单孔石桥,建于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

桂芳桥旧貌和新颜

此桥结构特殊,桥的北面原砌有一东西向小桥与之相依,东西向小桥桥下有闸,用于分泄上塘河河水。后水闸淤塞,又建南北向桥,将桥墩筑于东西向桥上,便形成了“桥墩复桥”的景观。

“寺里藏寺”俗称“寺里寺”,即龙兴寺。该寺始建于宋宣和七年(1125年),是为了镇住东湖汹涌的湖水而建的。

龙兴寺有两殿:前为关帝殿,有高墙横贯其后;后面为大雄宝殿,内庵外寺,格局独特。

龙兴寺

“河里通河”俗称“河里河”,指的是铺设于上塘河河床之下的石笕。这些石笕为古代水利设施,南接曹家渠,北达龙山塘。通过这些石笕,曹家渠水可直接泻于下河,不与上塘河“纠缠”。

石笕的初建年代已无从考证。自宋代开始,历代都有整修,如今仍被保留在上塘河底。该水利设施在农业灌溉、防洪排涝以及与钱塘江水系沟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杭州运河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