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直街节庆现场
大运河杭州段的魅力,来自她的山水之美,也来自她的建筑之美。阅读运河的人文历史,建筑是最好的入口。
古巷旧弄、石桥河埠、老宅民居、商行店铺、码头仓库……初秋的杭州小河直街,在午后稀薄的阳光下显得静谧、优雅而端庄。
街区内的民居
这一带的民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有着江南式的精致。作为小河直街的“眼睛”,街巷内的古井“眉清目秀”,带着江南独有的细腻韵味。
街心井
站在小河直街入口处,一眼便可看见街心井。灰色的六角形泥石质井圈与石砖路面浑然一体,仿佛这井是从地里“发芽”一样。井旁有一块石碑、一幢老屋、一群孩童的铜雕,小河直街的街景就是从这井、碑、屋开始的。
街心井
早在南宋时期,小河地区就是物资集散地,河、陆转运地,物资储备地。明末清初,河埠码头出现了勃勃生机。
到了清代中晚期,这里又开始重新发展,餐饮业、茶点业、百货业、酿造业等渐渐兴起,酒作坊、打铁店、酱园、饭馆、茶楼、客店等都在小河地区扎下了根。当时,小河直街人来人往,市井味十足。
运河边的雕塑
临河井
顺着街道往里走,在小河直街15号正门白墙上看到一个大大的“酱”字,这便是老酱园。老酱园里面有一排存酱的大缸,以前专门储存酱油、豆瓣酱等东西。酱园大门的正对面是一处河埠头,临河井就在这河埠头边上。
临河井区域
“远坊曲巷皆通水,家家门前泊舟航”,河埠头是小河直街一带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附近常常聚集着不少人群,临河井的利用率相应也高了许多。
临河井的井圈以白石砌成,呈八边形,加之东临小河,旁靠树圃,因此看起来比街心井多了几分清秀。
临河井
井旁原先摆放着的四个石盆,是以前住户蓄水用的。小河直街现存街巷建筑大多为木质结构,容易引发火灾。当时没有消防设施,住户用的就是水井和石盆所蓄的水。发生火灾时,这些水可以用于应急灭火。
庭院井
老街自然少不了深巷与庭院。“屋小山墙高,巷窄院门深”,这是小河直街民居建筑的生动写照。
庭院井
沿着主街往里探究,拐进小河直街18号旁的巷弄里,你能发现一个小庭院。在小庭院石库门褪了色的暗棕色门框边上,就能看到院子角落里的庭院井。
游人如织的小河直街
庭院井井圈为方形,用粗劣的泥石砌成,没有经过刻意雕琢,有一种平实古朴的神韵。一旁的老屋静静伫立,仿佛低头追忆旧时人家在井边洗菜、洗锅、凉西瓜的温暖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