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南部的西兴
西兴位于杭州南部的滨江区,是浙东运河的西端,在历史上,它不仅是客运中转中心,也是货运中转站。
西兴之名,始于春秋后期。这里拥有浙东运河和钱塘江的中转码头——西兴过塘行码头,最繁忙的时候,可见舟车辐辏、万商云集的场景。
西兴过塘行码头
西兴过塘行码头,是沟通钱塘江与浙东运河的运输枢纽。西晋以后,西兴形成中转码头,沿线一带很快发展成一处繁荣的商业市镇,驿站也改以水驿为主。
▲沿河民居
现因为钱塘江河道北移,码头已经废弃,失去其原有的运输功能,不过相关的水工设施作为遗址依旧保存完好。
什么是过塘行?
明万历年间,由于在西兴中转的船运货物大多需过塘翻坝,在这一带形成了过塘行这种特殊行业。
过塘行即转运栈,在浙东运河与钱塘江之间,当船只无法直接通航时,有专门的人负责浙东运河与钱塘江之间的货物、人员转运工作。
▲过塘行的遗迹点草图
上船下船西陵渡,前纤后纤官道路。子夜人家寂静时,大叫一声靠塘去!”这首由晚清文人来又山创作的《西兴夜航船》,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当时过塘行的繁忙景象。
西兴一带处于鼎盛时,曾有过塘行七十二爿半。每家有专门的转运货物类型:茶叶、烟草、药材、丝绸……
数百年来,浙东地区的粮食、棉花、丝绸、盐酒等货物通过西兴过塘行码头转运到中原各地。过塘行,在整条大动脉上,便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节。
何为七十二爿半?
西兴过塘行经营种类繁多,经营范围有大致上的分工,负责过客、过禽蛋的有赵永利、俞小八房等八家,过茶叶、烟叶、药材的有来锦标、孙太和等四家……各个行业的商家加起来有72家。
在过去,商店、工厂等一家叫一爿。这里的七十二爿半,指的是这里有72家半的商家。那么这半家店又指的是什么呢?因为这里几乎所有的过塘行一年四季都是营业的,仅有过黄鳝的孙家汇过塘行,由于过的是季节性货品,不能全年营业,故而称为半爿过塘行。
▲仅存条石垒砌的闸台和石质闸槽
繁华不再,只留闸门
20世纪20年代,杭州萧绍公路通车后,西兴市面逐渐衰落。目前,只留下当年连通浙东古运河和钱塘江的水闸门——永兴闸。
2006年,杭州正式批准实施《杭州市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西兴老街》,西兴古镇不但得到有效保护,这一带的一批老房子也被列入市、区重点保护对象。
当下,在杭州西兴街道的带动下,很多老人把家里的老物件捐了出来。目前,这些老物件都被陈列在西兴老街口的西兴过塘行码头专题陈列馆内。
如今,行走在官河边,老屋临河,青瓦盖顶,古桥横跨,流水人家,一派浓郁的江南古镇韵味。岁月变迁,当繁华已成过往云烟,从一些保存完好的过塘行和晚清老宅、古桥旧址,以及其中的民风民俗中,我们依稀能触摸到当年的繁华景象,感受运河边的别样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