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杭州运河综保中心丨历史文化名城《遇见运河》:古运河第一桥“拱宸桥”
发布时间:2020-06-10 16:49:45

▲拱宸桥边夜景 张闻涛 摄

提起中国大运河杭州段,就一定绕不开拱宸桥。拱宸桥东西横跨大运河,是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被誉为“古运河第一桥”。 

拱宸桥是大运河杭州段重要的遗产点之一,是珍贵而古老的文物遗产。它不仅见证了桥两岸的历史变迁,也记录着杭州这座城市的发展。

古运第一桥

拱宸桥巍峨高大,气魄雄伟。它全长92.1米,桥面中间宽5.9米,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呈柔和弧形,为三孔薄墩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合理的结构和精湛的构造技艺,使这座杭城体量最大的石拱桥在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大放异彩。

▲拱宸桥 张闻涛 摄

其实,“拱宸”二字大有来头。“宸”是指帝王宫殿,“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取迎接之义。高大的拱宸桥,象征古时对帝王的欢迎和敬意。据记载,康熙、乾隆曾11次巡幸杭州,都是沿着大运河,经塘栖入拱宸桥,到湖墅的江涨桥上岸。

见证古今繁华

每一座桥都有一段丰厚的历史,这座屹立于运河上的拱宸桥,是运河两岸繁华的最好见证者。 

根据《重建拱宸桥碑记》记载,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此后周边逐渐形成街市;到了清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重建拱宸桥,拱墅运河历史街区日渐繁华;同治年间,拱宸桥地区成为繁盛的水陆码头;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再次重建拱宸桥。 

▲人来人往的拱宸桥 张闻涛 摄

清末至民国期间,随着漕运的迅速发展,拱宸桥一带船只往来十分繁忙。凭借着运河带来的便利交通,拱宸桥沿岸工业、商业、手工业等行业遍地开花,已成为了运河沿岸航运、个体工商业者、近代产业工人的聚居区和重要的商业中心。

保护古桥留住历史记忆

历经百年沧桑的拱宸桥,被每一代人精心呵护着。 

1986年4月,拱宸桥被列为杭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3月,拱宸桥被列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拱宸桥经历了自清末一百二十年来的头一次大修。在修缮过程中,杭州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少干预的原则,通过拆除桥面上的附加物,清除有害附生植物,调整矫正倾斜的桥栏板、望柱、抱鼓石,建造防撞保护墩等措施,恢复了拱宸桥粗放雄伟、古朴沧桑的史迹景观。 

▲桥下防撞保护墩 张闻涛 摄

2006年,拱宸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塘栖广济桥、嘉兴长虹桥一起,并称“运河三桥”。 

于杭州人而言,拱宸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浮沉在心底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来源:杭州运河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