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级
临安博物馆丨钱塘慕课·临安古迹⑰·千年古道:穆公山古道
发布时间:2020-06-14 21:45:24

穆公山古道

穆公山(现简为木公山)古道因山得名,自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杨岭乡素云村上到木公山,约长2.5公里。素云有大树,道中有古亭,道旁茂林修竹、山花摇曳,到顶时原有大片草坪,风景极佳,可远望临安青云镇、杨岭乡一带。据史料记载,木公山一带是唐代诗圣杜甫后裔繁衍生息之地。这样独特的人文色彩,让木公山意蕴更加深邃。

穆公山古道

古道故事

从前,穆公山古道旁,有个财主,为人小气刻薄,雇长工做短工还专门赖工钱。第三年腊月廿三,送过灶司,财主同长工算工钱,话道:“你吃没有付饭钱,住没有付房钱,三年合并算清楚,净付你三十铜钱。”长工听了,气得话也讲不出,只得叹了口气,拿着三十个铜钱,淌着眼泪走出了财主家门。长工一路心想三年三十个铜钱,派什么个用场好?心一横,就拿了个三斤瓦罐,买了三斤清油,打算送到古道边的寺院里去点长明灯,祈福积德。

穆公山古道

穆公山古道

寺院里的方丈算到这个长工要来点长明灯,一早就对大小和尚说要迎接贵客,把寺院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长工拎着油罐来了,寺院马上大开正门,大小和尚头顶香炉,口念弥陀,敲钟打鼓,仪式特别隆重,把他恭恭敬敬接进去。方丈和尚泡上茶,还要留长工吃素斋。长工想想自己只送来三斤油,这样客气,担当不起,连声道谢,放下油罐就走了。

财主听了长工送三斤清油,方丈大开正门迎接的事,心想:“穷光蛋竟受到方丈如此厚礼,我送得多点,看你如何接待。”于是第二天就叫人抬了一口水缸,盛了三百六十斤清油,亲自押着,开锣喝道,直往寺院里送,心想这次方丈一定要跪在正门外迎接他了。谁知正门闭得严严实实,一点声响也没有。财主上去敲正门,只见一个小和尚出来开了扇小偏门,叫财主把油从这里抬进去。财主一听叫道:“别人三斤油开正门,我三百六十斤油,为什么开偏门?”小和尚两只手合掌,笑嘻嘻说道:“师父讲,昨日有个施主送来的不是三斤油,是三年一千多天辛勤血汗换来,实在是三斤血,所以要开正门迎接。你的三百多斤油,自己不费一点力气,也没出过汗,也没流过血,是比水还轻巧的东西,只好请你走偏门。”财主一听,方丈这话是有道理,嘴巴好像吃了浆糊,一句话都讲不出来。

来源:杭州市临安供稿中心

来源:杭州学习平台   作者:蒋婕 蒋雷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