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山古道
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指南村,因居地背靠指南山而名。指南山,属天目山系,海拔508米,村居山之阳,辖指南、塘顶两个自然聚落,四面环山,地势高峻,旧时与外界交流就靠古道和腿脚。由于指南历史悠久,历史上其它毗邻七个村的都与其有古道相通,至今遗迹尚存。其中从临目村至指南村的指南山古道全长1.5公里,古道蜿蜒,林木幽深,春夏秋冬,景色异呈,吸引全国各地的驴友前来跋涉穿越。
指南山古道
指南山古称紫南山,郤氏家族为主,已繁衍生息650多年,是临安有名的古村落。修筑当年紫南山古道,遵循《郤氏家箴》,齐心协力、艰苦创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终于筑成巨石相连、平整有序、中途有亭、路边有磴的高质量古道。指南村有清池,大树华盖,花海梯田,秋山红叶,是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浙江省艺术摄影基地。
指南山古道
指南山古道
古道故事:钱王射狼紫南山
指南山古道已历经千年,传说吴越国王钱镠也曾在指南古道边的山上打过猎。
唐天复二年(902)初秋,越王钱镠率都兵回故里临安察水利治沟洫。这天,他视察了猷溪、仇溪,第二天又视察了锦溪、苕溪,在视察期间,还派人用毛竹编成长笼,内盛河石,制作出了篾笼,叫人今后叠在被洪水冲坍的河岸,防治水患。
闲暇休息时,钱镠突然想起到十五岁时曾打过猎的紫南山一带看看,顺便可以试试身手弓法。于是,他骑着一匹额头有一鬃红鬃毛的雄健大白马,带着五名随从,过青云穿夏村翻浪岭,到了十五岁时曾射杀过一只金钱豹救下一只梅花鹿的紫南山南麓。翻上楂岭,站在突出山崖的一块平坦岩石上,环顾四面青山。西望紫南山村,俯看脚下苕溪源头,不禁感慨万千,不禁随口吟道:“天目西来,阅尽人间春色;苕溪东去,难免大浪淘沙。”感怀往昔,抒发豪情。
此前,钱镠已吩咐几名随从到山下农家去准备吃饭与住宿。所以这时的钱镠独自一人,饱览胜景,乡情满怀,也是他几十年来戎马征战生涯中难得的一刻闲暇时光。
正当钱镠想好好享受一下清闲之福时,突然骑着的白马仰头对着前面大树丛中长啸一声,把骑着的钱镠也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树丛中窜出两只眼睛闪着凶光的野狼来。钱镠心头一惊,因野狼饿急了,会非常凶狠,所以大白马也很惊恐。
这时,两只野狼竟一在马前,一在马后,意图前后夹攻,袭击白马。钱镠骑在马上,知道与野狼之战不可避免。幸亏钱镠有打猎准备,身背弓弩,腰挎宝剑。钱镠挽弓搭箭,对准马头前方窜上来的野狼,一箭穿透它的前胸,野狼怦然倒地。而另一只刚刚躬身近前,妄图咬住白马屁股的野狼,见同伴被钱镠射毙,知道此人此马不是对手,悲嚎着急匆匆逃进山里柴丛中去了。
不一会,随从兵士上山来,见钱镠射死了一只野狼,喜出望外,说今天晚饭有狼肉吃了。钱镠叫他们抬下山去,剥皮煮肉。请村人沽来“紫南佳酿”米酒,狼肉下酒,饱餐了一顿。
后来,指南山人知道钱王遇白马长啸的事,就叫此地为“白马里”,地名一直叫到如今。
来源:杭州市临安供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