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博物馆丨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云展厅:白瓷“官”款海棠杯
发布时间:2020-06-16 21:50:19
白瓷“官”款海棠杯
白瓷“官”款海棠杯,唐代,1980年出土于现杭州市临安区锦北街道西墅社区明堂山钱镠母亲水丘氏墓,现馆藏于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
它高6.3厘米,口径7.9—16.1厘米,足径5.7—6.4厘米。
白瓷“官”款海棠杯
该海棠杯杯口平面呈椭圆形,口沿微敛,弧腹。腹两侧对称压制两条内压弧线,使器物成四对花瓣组成八曲海棠花形。喇叭形高圈足,外底阴刻行书“官”字款。胎质细白坚致,胎壁极薄。釉色白中闪黄,釉面润泽匀净。造型优雅别致,是唐代白瓷的存世精品。
白瓷“官”款海棠杯
唐代李德裕《平泉山居草木记》云:“凡花木名海者,皆从海外来,如海棠之类是也。”海棠式杯虽像海棠花,实则仿自萨珊波斯金银器“多曲长杯”,与海棠并无直接关系。海棠式杯因其造型优美,南北方窑口都有烧造,成为唐代比较流行的经典样式。
在唐代以前的中国传统器皿中,除了汉晋时期的耳杯,并不流行长形器皿,多曲长杯的造型更未见到。多曲长杯因分曲使外部凹陷进去而内部形成凸起的条棱,失去其光滑的杯体,这显然不是中国传统饮食类器物的风格,使人不得不联想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来源:杭州市临安供稿中心
来源:杭州学习平台 作者:蒋婕 编辑:吴阳杰